[实用新型]附加导线支撑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5519.6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齐;林建;闫涛;张旭峰;赵仁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0 | 分类号: | B60M1/2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宋秀珍 |
地址: | 72101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加 导线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附加导线支撑线夹。
背景技术
已有的“附加导线线夹”由一个夹线支座和一个夹线夹板构成,且夹线支座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L”型支架上,再通过螺栓将“L”型支架固定在钢柱上。其结构复杂,安装维护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气化接触网附加导线支撑线夹,通过线夹本体和压线夹板将附加导线夹持固定,并通过螺栓直接将线夹本体固定支撑在钢柱上,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且夹持稳定,完全满足高速电气化铁路安装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附加导线支撑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压线夹板,所述线夹本体的上端面制有弧型凹槽I和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位于弧型凹槽I的两侧,所述线夹本体的下端面具有双耳,且双耳上均制有光孔I;所述压线夹板的下端面制有弧型凹槽II和光孔II,且光孔II位于弧型凹槽II的两侧;连接螺栓I穿过光孔II后旋装在内螺纹孔上,将压线夹板和线夹本体连接固定,连接螺栓II穿过光孔I将线夹本体固定在钢柱上。
所述内螺纹孔和光孔II均为四个,四个连接螺栓1分别穿过四个光孔II后分别旋装在四个内螺纹孔上。
所述连接螺栓I与压线夹板之间依次套装有弹垫I和平垫I。
所述连接螺栓II的端部套装有螺母,且螺母与钢柱之间套装弹垫II和平垫II,线夹本体与钢柱之间套装平垫III。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线夹本体和压线夹板将附加导线夹持固定,并通过螺栓直接将线夹本体固定支撑在钢柱上,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且夹持稳定,完全满足高速电气化铁路安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夹本体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夹本体结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夹本体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夹压板结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夹压板结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夹压板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附加导线支撑线夹,包括线夹本体1和压线夹板2。所述线夹本体1的上端面制有弧型凹槽I3和内螺纹孔4,且内螺纹孔4位于弧型凹槽I3的两侧,所述线夹本体1的下端面具有双耳17,且双耳17上均制有光孔I5;所述压线夹板2的下端面制有弧型凹槽II6和光孔II7,且光孔II7位于弧型凹槽II6的两侧;连接螺栓I8穿过光孔II7后旋装在内螺纹孔4上,将压线夹板2和线夹本体1连接固定,连接螺栓II9穿过光孔I5将线夹本体1固定在钢柱10上。
所述线夹本体1及压线夹板2均采用金属模锻工艺制造。
所述内螺纹孔4和光孔II7均为四个,四个连接螺栓I8分别穿过四个光孔II7后分别旋装在四个内螺纹孔4上。所述连接螺栓I8与压线夹板2之间依次套装有弹垫I12和平垫I13。所述连接螺栓II9的端部套装有螺母11,且螺母11与钢柱10之间套装弹垫II14和平垫II15,线夹本体1与钢柱10之间套装平垫III18。
使用时,将附加导线16置于线夹本体1上端面的弧型凹槽I3与压线夹板2下端面的弧型凹槽II6形成的线槽中,紧固连接螺栓I8即可将附加导线16固定起来,实现了机械的连接;再通过连接螺栓II9将线夹本体1固定在钢柱10上,使附加导线16固定在柱子10的侧面。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5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锻钢腕臂底座
- 下一篇:循环自充电式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