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正极引出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5754.3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5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铭;游水清;王国华;黄黎;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瀚兴日月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正极 引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具体地指一种锂电池正极引出条。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一次锂电池正极引出条就是一片适当尺寸的金属带。将金属带的一端与锂电池的正极中心极柱点焊连接,另一端再与用电器或导线连接,起到正极引出的作用。由于现有正极引出条与锂电池正极中心极柱点焊后只有一个接触点,不是很牢靠,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会造成锂电池无法正常使用,进而降低了锂电池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提提供一种锂电池正极引出条,能够确保与锂电池正极中心极柱连接牢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正极引出条,包括金属带,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金属带的一端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和金属带之间的过渡段上开有圆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弯折部与金属带平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孔的直径为0.8~1.5mm,弯折部的长度为2~3mm。
与现有正极引出条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锂电池的正极中心极柱可穿过其圆孔,焊接时金属带及弯折部将正极中心极柱包裹,增加了本正极引出条与电池中心极柱的焊点个数及焊接面积,使二者固定牢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金属带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1—金属带(其中1.1—弯折部、1.2—过渡段),2—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电池正极引出条,包括金属带1,金属带1的一端设有2mm的弯折部1.1,且弯折部1.1与金属带1平行。在弯折部1.1和金属带1之间的过渡段1.2上开有直径为1mm的圆孔2,用于穿过锂电池的正极中心极柱。
制作上述正极引出条时,根据锂电池的规格裁剪相应尺寸的金属带1作为本正极引出条的原材料备用。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的工装磨具在金属带1一端2mm处钻一个直径1mm左右的圆孔2,再将一钢针穿过此圆孔2,沿圆孔2将金属带1弯折形成弯折部1.1,弯折程度以达到弯折部1.1与金属带1另一端基本平行为准。点焊的时候,将本正极引出条上的圆孔2对准锂电池的正极中心极柱,使正极中心极柱穿过圆孔2,然后在专用电焊机上点焊两点,由于点焊时弯折的部分将正极中心极柱包裹起来,所以能够达到正极引出条与电池中心极柱点焊牢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通过在金属带1上设置圆孔2和弯折部1.1以增加其与锂电池正极中心极柱的焊点数和焊接面积,所以,其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例如:根据锂电池的规格,圆孔2的大小和位置可作相应调整,以圆孔2直径与锂电池正极中心极柱外径匹配、弯折部1.1长度便于电焊为准。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瀚兴日月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瀚兴日月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57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移动设备车辆专用接地极
- 下一篇:锂电池电芯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