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切开术用套管清洁毛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5940.7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9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冯震;陈维芬;刘本娟;王娇;王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吴澄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切开 套管 清洁 毛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更明确地说涉及气管切开术用套管清洁毛刷的设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广泛应用气管切开术来抢救和治疗许多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患者通过插入金属或塑料制气管及套管进行呼吸,以及诸如湿化吸痰等一系列操作来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肺功能。在气管切开术的日常护理中,医务人员必须每天对气管套管进行至少两次的消毒。而且因为经常有粘痰或脓痰滞留在气管套管的管腔内,必须对套管进行彻底的刷洗,以避免痰痂堵管造成患者窒息。
传统的气管切开术后临床护理,护士是用棉棒插入套管管腔进行刷洗。但由于气管套管弯曲成一定弧度,用直棉棒插入费时费力,也不能彻底刷洗,所以很不方便。也就是说,传统的护理方法因缺少专用工具,不但费工费时,而且洗刷不够彻底,操作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术用套管清洁毛刷。它是一种专用工具,带有与套管配合的弯曲弧度;不但省工省时,而且洗刷彻底,操作十分方便;可以避免痰痂堵管造成患者窒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弧形刷体、固定在弧形刷体周围的刷毛、固定在弧形刷体顶端的束毛以及位于刷体尾部的柄部。刷体的弧形与套管的弧形一致。柄部便于护理人员手持。周围的刷毛用于反复清洁套管内壁,顶端的束毛用于清理滞留在套管管腔内的粘痰或脓痰。
弧形刷体为编结在一起的多根金属丝,弧形刷体的尾部盘曲成柄部。周围的刷毛和顶端的束毛均编结在金属丝之间。这种结构的弧形刷体和柄部为一体式,编结制造,生产成本较低。金属丝制弧形刷体有一定弹性,适于清洗。
柄部也可以是固定在弧形刷体尾部的圆柱状、扁状或三棱状握持物,便于握持。刷体的长度略长于气管套管的长度,本毛刷的直径为6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这样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清洁气管切开术用套管的专用工具,带有与套管配合的弯曲弧度;不但省工省时,而且洗刷彻底,操作十分方便;可以避免痰痂堵管造成患者窒息。它可广泛应用于气管切开术用套管的清洁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管切开术用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气管切开术用套管清洁毛刷,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弧形刷体1、固定在弧形刷体1周围的刷毛2、固定在弧形刷体1顶端的束毛3以及位于刷体1尾部的柄部4。刷体1的弧形与套管5的弧形一致。弧形刷体1为编结在一起的多根金属丝6,弧形刷体1的尾部盘曲成柄部4。周围的刷毛2和顶端的束毛3均编结在金属丝6之间。这种结构的弧形刷体1和柄部4为一体式,编结制造,生产成本较低。金属丝制弧形刷体1有一定弹性,适于清洗。柄部4便于护理人员手持。周围的刷毛2用于反复清洁套管5的内壁,顶端的束毛3用于清理滞留在套管5管腔内的粘痰或脓痰。7为外管。使用时,套管5插入外管7中。
刷体1的长度略长于套管5的长度,本毛刷的外直径为6毫米,清洗方便。
实施例1是一种清洁气管切开术用套管的专用工具,带有与套管配合的弯曲弧度;不但省工省时,而且洗刷彻底,操作十分方便;可以避免痰痂堵管造成患者窒息。它可广泛应用于气管切开术用套管的清洁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5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固定连接放大镜和泪点扩张器的装置
- 下一篇:新型高压氧吸排氧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