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识别火车售票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6141.1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3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许富强;倪武宁;陆晓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B1/00 | 分类号: | G07B1/00;G07B11/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火车 售票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售票管理系统,特别是一种指纹识别火车售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每年火车售票高峰时期,各火车站票贩子活动猖獗,在大型火车站情况更为严重,阻碍了正常的火车站售票秩序,极大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扰乱了社会治安,也影响了城市形象。公安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主要是因为现行的识别认证方法存在着缺陷。
我国每年火车客流量极大,售出大量的纸质火车票,因此消耗了大量的木材,这既是物力财力的浪费,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指纹识别作为生物识别中一种优秀的身份识别方法,随着大量的研究投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纹识别火车售票管理系统,不需要传统的纸质车票,不怕丢失,采用指纹识别认证的方法进行售票检票,操作简单而且环保。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我国每年火车客流量极大,售出大量的纸质火车票,因此消耗了大量的木材,这既是物力财力的浪费,也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火车售票管理系统,它具有指纹识别认证的功能,能够防止票贩子重复购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售票端指纹识别装置、检票端指纹识别装置、总机主数据库、列车数据库、大厅门口数据库、站台门口数据库、车站数据库,所述的售票端指纹识别装置和检票端指纹识别装置为相同的装置,该装置由中央处理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构成,其中的指纹识别模块使用真皮射频式指纹传感器,售票端指纹识别装置通过数据线路与第一主机连接,检票端指纹识别装置通过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与第二主机相连,第一主机与第二主机分别与总机主数据库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列车数据库、大厅门口数据库、站台门口数据库、车站数据库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大厅门口数据库和站台门口数据库分别连接有一个检票端指纹识别装置,总机主数据库内的数据每天按购票信息进行归类,传入列车数据库,距离发车不到两小时的列车信息通过车站数据库传入大厅门口数据库,距离发车不到半小时的列车信息通过车站数据库传入站台门口数据库,列车的列车信息通过车站数据库传入该车的列车数据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指纹识别录入并与数据库比对的方法防止一段时间内单人的重复购票行为,打击票贩子,避免了乘客由于纸质车票丢失所带来的损失,对于国家的节约和环保有一定的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指纹信息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售票端与检票端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乘客乘车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指纹识别火车售票管理系统,包括售票端指纹识别装置1、检票端指纹识别装置2、总机主数据库3、列车数据库4、大厅门口数据库5、站台门口数据库6、车站数据库7,乘客在火车站售票大厅或者火车票代售点进行指纹扫描,指纹信息进入总机主数据库3,并与总机主数据库3内的信息比对,若在事先设定的天数内并无该人的购票信息,则可以购票。售票员将此人的指纹信息和其车票信息某车厢某座绑定,并告知其车票信息,这样就算购票成功。若在设定的天数内有此人的购票信息,则售票人员可以拒绝售票,当然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总机主数据库3内的数据每天按购票信息进行归类,传入列车数据库4。
由图2所示,所述的售票端指纹识别装置1和检票端指纹识别装置2为相同的装置,该装置由中央处理模块8、指纹识别模块9、显示模块10、存储模块11和通信模块12构成,其中的指纹识别模块9使用美国AuthenTec公司的FingerLocAFS8600真皮射频式指纹传感器,售票端指纹识别装置1通过数据线路13与第一主机14连接,检票端指纹识别装置2通过有线网络15和无线网络16与第二主机17相连,第一主机14与第二主机17分别与总机主数据库3 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由图3所示,列车数据库4、大厅门口数据库5、站台门口数据库6、车站数据库7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大厅门口数据库5和站台门口数据库6分别连接有一个检票端指纹识别装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6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票卡传送机构的挖卡轮
- 下一篇:RFID电子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