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浮漂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7279.3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5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宇泽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570311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浮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浮漂,适用于垂钓或水下作业。
背景技术
阿波钓法又称浮游矶钓,是近代起源于日本四国德岛县的一种海钓方法。由于其具有“上鱼快,钓得多”的特点,实用新型后迅速传至台湾、韩国及中国大陆地区,并成为近海海钓的主流钓法。
阿波钓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通过掌控中通式浮漂(阿波)及坠子(水中)组成的“线组”达到诱钓同步的目的。但由于海况、洋流、天气、渔情的不同,钓手出海时须携带几枚至十几枚不同浮力的“阿波”及不同重量的“水中”以便应付。施钓时需根据海场深度、潮汐、洋流速度等情况随时更换线组。所以阿波钓法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即:线组更换频繁;更换过程繁琐,从而耽误了大量的时间,极易错过渔情;且剪断的渔线也易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浮漂,可用于垂钓或水下作业,如海底打捞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式浮漂包括轴向上设有通孔的上壳体、与该上壳体相配合的轴向上设有通孔的下壳体、轴向上设有通孔的杆体和若干个配重体;所述杆体设于所述上壳体的通孔和下壳体的通孔内,并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相连接;所述若干个配重体上均设有供牵引绳通过的侧缝开口,所述若干个配重体上均套设在所述杆体上。
上述的浮漂中,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与所述杆体可为活动连接。
上述的浮漂中,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与所述杆体均可为活动连接。
上述的浮漂中,所述杆体贯通于所述浮漂的轴向方向;所述杆体可设于所述浮漂的中央轴向方向上。
上述的浮漂中,所述杆体与所述上壳体之间可为螺纹密封配合或过盈配合;所述杆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可为螺纹密封配合或过盈配合;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可为螺纹密封配合、过盈配合或卡扣配合。
上述的浮漂中,所述若干个配重体的重量可相等或不等,根据不同的外界环境,更换所述配重体。
上述的浮漂中,所述若干个配重体与所述杆体之间可为螺纹连接,便于所述配重体的安装与拆卸。
上述的浮漂中,所述若干个配重体均可为磁性材质,以便于所述配重体相互吸引在一体,以防丢失。
上述的浮漂中,所述杆体可为圆柱体形,便于所述杆体与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以及配重体的配合。
上述的浮漂中,所述若干个配重体均可为设有内螺纹的环体,当需要减轻所述浮漂的重量时,可将取出的所述配重体连接在螺丝上作为坠子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式浮漂,可以通过在其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内设置若干个配重体,并可自由取出,然后将其与坠子结合,从而达到了一个浮漂与一个坠子在不用剪断渔线的情况下可以演变成若干种线组的目的,便携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变化时间,提高了中鱼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式浮置,也可用于水下作业,如海底打捞重物,先将若干个配重体填至该浮漂中,打捞人员可利用其自身重力将其置于海底;然后将该浮漂与海底打捞物连接在一起,然后取出浮漂中的配重体,则海底打捞物在该浮漂的浮力作用下上升至水面,从而节省了其它的物力和人力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浮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上壳体、2下壳体、3圆柱体形杆体、4通孔、5配重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式浮漂包括中央轴向上设有通孔的上壳体1、与之相配合的中央轴向上设有通孔的下壳体2、中央轴向上设有通孔4的圆柱体形杆体3和若干个重量相等的磁性配重体5;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为过盈配合;圆柱体形杆体3贯通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中央轴向方向(即圆柱体形杆体3贯通上壳体1的通孔和下壳体2的通孔);圆柱体形杆体3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均通过螺纹密封配合(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干个配重体5均为设有内螺纹的环体,均套设于下壳体2对应的圆柱体形杆体3(图中只显示2个配重体5)上,配重体5与圆柱体形杆体3之间为螺纹连接(图中未示出);配重体5上设有侧缝开口(图中未示出),以实现配重体5能从贯穿通孔4的牵引绳上取出。
上述的浮漂中,杆体3还可为立方体形等其它形状;配重体5的重量可不相等,其安装的数量可根据外界的环境进行调节;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还可为螺纹密封配合、卡扣配合或其它密封配合的方式配合;圆柱体形杆体3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均还可通过过盈配合或其它的密封配合的方式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宇泽,未经陈宇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7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纬仪脚架模拟升降器
- 下一篇:一种模拟灭火器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