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四冲程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8022.X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1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贵;杨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贵;杨艳丽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1M9/10;F01M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冲程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四冲程发动机,该发动机主要作为通用动力机械的动力源,特别是农林机械的动力源,如作为割灌机、水泵、吹吸机、绿篱机等的配套动力。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手持式动力机械上的发动机,几乎全部是二冲程发动机,因为手持式动力机械要求发动机可360°旋转使用,但常规的四冲程发动机由于润滑油的存在,不能实现360°或大角度的旋转使用,否则润滑油会进入燃烧室发生闷缸熄火,而二冲程发动机由于燃烧的是混合油,不会发生闷缸问题。只要四冲程发动机能够解决360°旋转使用问题,就可应用到手持式动力机械上,四冲程发动机可带来比二冲程发动机更环保的废气排放和更经济的油耗。
目前市场上可360°旋转使用的小型四冲程发动机,主要是单独设置了一个润滑油室,通过复杂的润滑油路,利用发动机曲轴室自身的压力脉冲波动来实现油路循环润滑。这种设计的主要弊端是由于润滑油室的单独存在,使得发动机体积大,复杂的油路使得发动机的加工制造工艺复杂,进而造成整个发动机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简单的内、外腔结构设计,包括:一个汽缸体(3)、一个曲轴箱体(8)、一个曲轴箱盖(6)、一个润滑油室盖(10)、一个摇臂室盖(1);汽缸体(3)和曲轴箱体(8)组合形成内腔(A);汽缸体(3)、曲轴箱体(8)、摇臂室盖(1)和润滑油室盖(10)组合形成外腔(B);内腔(A)内容纳曲轴(7)、连杆(5)、活塞(4);内腔(A)在活塞(4)上下两端分别形成曲轴室(20)和燃烧室(30);外腔(B)内容纳正时齿轮(13)、凸轮(14)、挺柱(16)、推杆(17)、摇臂(19)、气门(2)和搅油器(11);外腔(B)容纳摇臂(19)和气门(2)的部分是摇臂室(24),外腔(B)容纳正时齿轮(13)、凸轮(14)和挺柱(16)的部分是凸轮室(21),外腔(B)容纳搅油器(11)的部分是润滑油室(23)。曲轴室(20)通过一个孔Ⅰ与润滑油室(23)连通,曲轴室(20)通过一个孔Ⅱ与摇臂室(24)或凸轮室(21)连通,在孔Ⅱ上设置有单向阀(15),该单向阀(15)也可布置在孔Ⅰ上。润滑油室(23)是位于曲轴室(20)的下部相对于汽缸中心线(26)成水平或一定角度布置,在形成润滑油室(23)的曲轴箱体(8)的壁面上有一凸台(25),润滑发动机所需的润滑油(32)储存在润滑油室(23)中,润滑油室(23)也可布置在曲轴室(20)的侧面。凸轮室(21)与摇臂室(24)相互连通,正时齿轮(13)驱动凸轮(14),凸轮(14)驱动挺柱(16),挺柱(16)驱动摇臂(19),摇臂(19)驱动气门(2)。凸轮室(21)与润滑油室(23)相互连通,正时齿轮(13)驱动搅油器(11),搅油器(11)搅动润滑油(32)产生小油滴形成油雾。搅油器(11)的布置方式是与汽缸中心线(26)成一定角度,搅油器(11)一端有带齿的驱动头(27),一端有搅拌润滑油的搅油头(28),搅油头(28)上有搅油凸起(29),搅油器(11)也可相对于汽缸中心线(26)垂直或平行布置。
[0005]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单独设置润滑油室,而只是把曲轴室单独隔离出来,通过油孔连通曲轴室,润滑油雾只需要进出曲轴室,大量的润滑油不会进入曲轴室。通过外腔结构的设计,使得润滑油在发动机360°旋转使用的情况下,始终存储在外腔中的润滑油室内,因此使得整个发动机的体积和润滑油路大大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路示意图
图3是发动机处在不同角度时润滑油室的油位示意
图3A是发动机水平放置时润滑油室的油位示意
图3B是发动机倒置时润滑油室的油位示意
图3C是发动机左旋90°时润滑油室的油位示意
图3D是发动机右旋90°时润滑油室的油位示意
图3E是发动机水平右旋20°~30°时润滑油室的油位示意
图3F是发动机倒置后右旋20°~30°时润滑油室的油位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贵;杨艳丽,未经孙贵;杨艳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8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