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冬季冷风自行制冰蓄冰的冷库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8617.5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3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唐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安虎 |
主分类号: | F25D1/00 | 分类号: | F25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4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冬季 冷风 自行 制冰蓄冰 冷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蓄冰和冷藏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利用冬季冷风自行制冰蓄冰的冷库。
背景技术
从储藏方式看,我国果蔬储藏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普通储藏,依靠自然通风来调节储藏环境温度和湿度;二是机械制冷,利用机械来制冷以保持储藏的适宜低温。普通通风常温冷库和土窖储藏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但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储藏期短、不能常年储藏、储藏品质差。机械制冷冷库的建设投资大,能耗大,设备运行费用较高。
利用自然冷资源进行冰温储藏其成本低廉、资源丰富无污染,但自然冷资源的利用目前还不充分。现有的自然制冰技术效率低,制冰量小。国家专利局网站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新型自然制冰蓄冰装置”、申请号“200820025931.7”的专利。该专利的技术思路是:在地下挖一个制冰蓄冰池,四周及池底使用绝热材料保温,并加盖绝热材料制成的盖子。在制冰蓄冰池中按等边三角形布置带径向翅片的重力热管,重力热管蒸发段布置在池中,带径向翅片的重力热管冷凝段布置在空气中,径向翅片有利于重力热管冷凝段与外界空气进行能量交换。冬季,热管中空气冷降热升,水中热量被传递到空气中,池水结冰。该方法冷热空气对流速度慢,制冰效率低,不能适应大规模冷资源利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利用冬季冷风自行制冰蓄冰的冷库,克服以前制冰效率低,制冰量小,不能大规模利用自然冷资源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场地中央建一个半地下的制冰蓄冰池,周围三面或者四面建储藏室。制冰蓄冰池中布置有深U型不生锈的薄壁金属圆管即通风管,通风管两端装有可转向的风帽在空气中,使进风口迎风,出风口背风,冬季冷风吹进通风管迫使冷风流经制冰蓄冰池深处,带走水中热量,使水受冷沿管壁不断结冰,达到制冰蓄冰的效果。通风管露天部分可卸掉,在不制冰时将露天部分卸掉,覆盖绝热材料,以保证蓄冰效果。制冰蓄冰池底部与顶部使用绝热材料,制冰蓄冰池与储藏室隔墙是混凝土墙体,制冰蓄冰池通过混凝土墙体自然散冷给储藏室,达到冷藏目的。储藏室其它墙面、屋面及地面使用绝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利用冬季冷风作为冷源,利用风力作为动力,制冰效率高,制冰量大;本实用新型既自行制冰蓄冰,又自然散冷,节省人力、节省设备投资、节能环保,适用于自然冷资源的大规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冬季冷风自行制冰蓄冰的冷库的立剖视图
图2是利用冬季冷风自行制冰蓄冰的冷库的平剖视图
在图中,1.冷库 2.制冰蓄冰池 3.储藏室 4.通风管 5.风帽 6.混凝土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图1中,冷库(1)中包括制冰蓄冰池(2)、储藏室(3)和池中布置的深U型不生锈的薄壁金属圆管即通风管(4)。通风管两端装有可转向的风帽(5)在空气中,使进风口迎风,出风口背风,冬季冷风吹进通风管迫使冷风流经水池深处,带走水中热量,使水受冷沿管壁不断结冰,达到制冰蓄冰的效果。通风管露天部分可卸掉,在不制冰时将露天部分卸掉,覆盖绝热材料,以保证蓄冰效果。制冰蓄冰池底部与顶部使用绝热材料,制冰蓄冰池与储藏室隔墙是混凝土墙体(6),制冰蓄冰池通过混凝土墙体自然散冷给储藏室,达到冷藏目的。储藏室其它墙面、屋面及地面使用绝热材料。
在图2中,深U型不生锈的薄壁金属圆管即通风管(4)在制冰蓄冰池中按等距离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安虎,未经唐安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86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用保温暖水盒
- 下一篇:一种运用双压循环原理的闭式经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