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反冲洗流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8638.7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庄东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迪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糖化 血红蛋白 分析 反冲 洗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涉及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流路结构,具体是一种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反冲洗流路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临床全血样本中的糖化血红蛋白时,需通过蠕动泵的作用将样本输送到罐装有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层析柱内,再通过加注不同离子浓度的洗脱液将吸附在树脂上的样本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亚组分梯度洗脱分离开来,再经过比色池进行色谱检测分析。
由于临床全血样本在实际应用中会带有少量的细胞膜、凝块等絮状物,随着样本分析次数的增加,这些絮状物会逐渐通过筛板进入层析柱,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絮状物会阻碍样本进入层析柱,使层析效果下降,甚至使样本不能进入层析柱,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分离。严重时,可使层析柱报废。为防止此种现象的出现,目前通行的方法,均是在层析柱的入口端,加装预处理装置,以减小层析柱堵塞的几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则一般采取不断更换筛板滤网的方法,来降低堵塞的出现,或直接更换新的层析柱,其不仅操作繁琐、维护成本高,检测过程的可靠性也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检测样本中的絮状物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层析柱及其滤网处聚集堵塞、提高层析柱使用寿命、提高检测过程可靠性、操作和维护简便、成本低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反冲洗流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反冲洗流路系统包括有位于进液管路上的蠕动泵,蠕动泵的出液口依次经过第一电磁阀、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柱、比色池、第二电磁阀后经排液管通入废液瓶;所述蠕动泵的出液口与比色池的出口之间连接有一个第三电磁阀,同时在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柱的入口端之前设置分支管路,分支管路经过第四电磁阀与排液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应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将反冲洗管路与进液管路有机结合,在洗脱分离糖化血红蛋白的过程中,每次顺向将经溶血处理后的临床样本加样输入到层析柱内进行层析和梯度洗脱分离结束后,可以通过逆向供液的方法对层析柱进行冲洗,将层析柱筛板表面可能存在堵塞筛网的絮状物冲离层析柱而排出机外,避免堵塞;冲洗的同时还能对层析柱进行平衡、再生,使层析柱可以不断的重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也能同时对供液通道进行逆向冲洗,使仪器的样本流经管路不易堵塞,提高了检测过程的可靠性,并且操作和维护简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正常进液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反冲洗过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反冲洗流路系统在正常顺向进液(临床样本加样和梯度洗脱分离)时,进液管路1上的蠕动泵2的出液口依次经过第一电磁阀3、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柱4、比色池5、第二电磁阀6后经排液管7通入废液瓶8。
如图2所示,每次顺向进液结束后,第一和第二电磁阀关闭,蠕动泵2的出液口依次经过第三电磁阀9、比色池5(从出口至入口)、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柱4(从出口至入口)、第四电磁阀10后经排液管7通入废液瓶8,完成反冲洗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迪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迪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8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可靠型节能灯镇流器电路
- 下一篇:粗糙集扩展模型中近似集动态更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