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组装式救助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8659.9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1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守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守聚 |
主分类号: | A62B1/08 | 分类号: | A62B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6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组装 救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组装式救助器。
背景技术
城市火灾是一种发生频率高、涉及面广、破坏性大、反响强烈的突发性灾害。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建筑物不断向超大、超高方向发展,功能结构日趋复杂,人员密度日趋增大,给消防安全疏散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和弱势群体集聚环境,一旦发生火灾,大量人员完全由疏散通道迅速逃离火灾现场有时是极为困难的。即使在发达国家的高楼遇有火灾、爆炸等事件时,由于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人员自救逃生也是一个极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地震多灾的国家--日本便首先研制并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套“高楼逃生缓降器”--速乐达125避难工具,成功的解决了高楼遇险逃生的难题。然而由于对新生事物的认识过程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到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才开始对“高楼救生、逃生”等课题掀起研究、开发的热潮,一时间就推出了″家用降落伞″、″火箭筒背包式缓降器″等五花八门、门类各异的救生器材。在人们越来越多的用到各种高科技和现代手法进行安全保障的同时,却忽略意外事件的发生,是不适合借助各种现代手段的,而最基础和最简单的方式,也就是机械的方式才是最安全和稳定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组装式救助器,其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使用方便,单人可独自操作,功能多样,下降速度可控制,往复使用,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组装式救助器,包括顶部带有小孔的壳体,所述壳体中部设置有竖向支撑板和横向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活动平放板,所述壳体设置有绞绳装置,所述绞绳装置上设置有穿过壳体顶部小孔的绳索,所述壳体外侧上部设置有固定挂钩环,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防护罩。
所述横向支撑板上设置有可视镜头、对讲机和氧气管,所述竖向支撑板上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固定拉手和固定绳。
所述绳索上设置有防快速下滑装置。
所述壳体下端同侧设置有两个行走轮一,所述壳体上端同侧活动安装有两个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上端水平设置有行走轮二和挂钩,所述转动支架下端设置有天线式拉杆。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备用绳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该多功能组装式救助器结构简单,结构简单,设计紧凑,操作人员只需控制绳索下降速度即可完成逃生操作,使用非常简便,同时该多功能组装式救助器体积小、重量轻,非常便于运输;
(2)该多功能组装式救助器单人即可完成操作,不仅适用于高楼逃生,还可以用于地下矿难救助和深洞探险等,功能多样;
(3)该多功能组装式救助器的绳索上设置有防快速下滑装置,可控制装置下降速度;
(4)该多功能组装式救助器在下降的过程中,可将壳体外侧的固定挂钩环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翻转电子绞绳机收回绳索,并将绳索端部重新固定,往复使用;
(5)该多功能组装式救助器很多部件都非常便于生产、购买,因而其生产成本很低,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支架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1-1-小孔; 1-2-竖向支撑板;
1-3-横向支撑板; 2-平放板; 3-绞绳装置;
4-绳索; 4-1-防快速下滑装置; 5-固定挂钩环;
6-防护罩; 7-可视镜头; 8-对讲机;
9-氧气管; 10-照明装置; 11-固定拉手;
12-固定绳; 13-行走轮一; 14-转动支架;
14-1-行走轮二; 14-2-挂钩; 14-3-天线式拉杆;
15-备用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守聚,未经郭守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86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空气管理系统
- 下一篇:固态成像装置和成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