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9650.X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昌俊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04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锅炉,属于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城市中冬天用上了暖气,农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暖气,农村的暖气大多是每家每户自己烧的,而现有的锅炉均是在冲天管下布置几根横管,而炉膛是方形的,对热量的利用率较低,对水的加热效果不理想,通常是火势旺的时候所带的暖气暖和,火势不旺了就不暖和了,很费燃料,且晚上的时候会比较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对热量的利用率高且节省燃料的高效节能锅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节能锅炉,包括:炉体、炉胆、热水管、冲天管和炉门,在炉体内设置有炉胆,所述炉胆的顶部安装有冲天管,所述的冲天管为空心圆柱,冲天管与炉胆的内部连通,冲天管的顶部露在炉体的外部,所述炉胆的下部设置有炉门,所述炉胆的顶部为两边低中间高的弧面,在所述炉胆弧形顶部的下方排布有热水管。
在所述炉胆的内部设置有倾斜安装的集热板,所述集热板为内部中空的板,集热板的两端均穿过炉胆与所述炉体的内腔连通。
所述的热水管为倾斜安装的横管,所述的横管为密排布置。
所述炉体的上部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将炉体的内腔分为上下两部分,炉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炉体的上下两部分上。
所述的集热板或为平板,或为弧形板,或为锅底形板,且所述的集热板上开有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冲天管的下部设置有余热室,所述的余热室中倾斜密排布置有横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锅炉的炉膛顶部采用了弧面设计,并在炉胆内增设了集热板,使得燃料产生的热量更好的对水进行了加热,水温上升同样的温度时可节约20%的燃料;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对热量的利用率高,所以晚上的时候也会比较暖和。
2、本实用新型在冲天管上设置了余热室,使得烟气中的余热得到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集热板的放大图。
图中:1为炉体、2为炉胆、3为热水管、4为隔板、5为冲天管、6为第一出水口、7为第二出水口、8为集热板、9为炉门、10为余热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锅炉,包括:炉体1、炉胆2、热水管3、冲天管5和炉门9,在炉体1内设置有炉胆2,所述炉胆2的顶部安装有冲天管5,所述的冲天管5为空心圆柱,冲天管5与炉胆2的内部连通,冲天管5的顶部露在炉体1的外部,所述炉胆2的下部设置有炉门9,所述炉胆2的顶部为两边低中间高的弧面,在所述炉胆2弧形顶部的下方排布有热水管3。
在所述炉胆2的内部设置有倾斜安装的集热板8,所述集热板8为内部中空的板,集热板8的两端均穿过炉胆2与所述炉体1的内腔连通。
所述的热水管3为倾斜安装的横管,所述的横管为密排布置。
所述炉体1的上部设置有隔板4,所述的隔板4将炉体1的内腔分为上下两部分,炉体1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6和第二出水口7,第一出水口6和第二出水口7分别位于所述炉体1的上下两部分上。
如图3所示,所述的集热板8或为平板,或为弧形板,或为锅底形板,且所述的集热板8上开有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冲天管5的下部设置有余热室10,所述的余热室10中倾斜密排布置有横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锅炉中,炉体1和炉胆2之间的腔体为水腔,隔板4上部的腔体也加满了水。使用时,在炉胆内添加燃料,燃料燃烧对水腔中的水进行加热,同时也对热水管3和集热板8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烟气经冲天管5排出,在排出的过程中,又对余热室中的横管进行了加热。集热板8上开有通孔,使得下方产生的烟气能更好的排走,不会产生憋气。热水管3、集热板8、余热室中的横管均与水腔连通,使水腔内的水能够在所述热水管3、集热板8、余热室中的横管中流通,使得水被更好的加热,水被加热后,从第二出水口7处流出到供暖管路中供暖。隔板4上方的水通过水腔内的水加热,充分利用了热能,并从第一出水口处6流出供应洗漱、洗菜等的生活用水。
本实用新型中集热板8上开通孔后,可在通孔处焊接圆管来使通孔处不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昌俊,未经王昌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96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