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巷道用的简易U型密闭导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9670.7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7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伟;陈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伟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93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巷道 简易 密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闭导水管,具体说的是煤矿巷道用的简易U型密闭导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事业不断的发展,密闭墙为煤矿巷道在废弃或者旧巷道需隔断风流井巷时,构筑的严密程度较高一种挡风设施。通风设施构筑质量要求也比较高,即安全又可靠,密闭墙体厚度按标准构筑(不低于0.5米),四周掏槽,煤岩接体严密不漏风,巷道为倾斜设置时,密闭墙体与巷道底面产生夹角,在此位置容易蓄积积水,这样,墙体易被积水侵蚀,长期以往会造成密闭墙产生裂隙,而从裂隙溢出有害气体,气体在密闭墙附近型成积聚,易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矿巷道用的简易U型密闭导水装置,解决了井下密闭墙内的积水,利用导水管水封防止水管漏风和放出密闭内积水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煤矿巷道用的简易U型密闭导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巷道内的密闭墙,密闭墙与巷道地面的夹角处为积水区,在密闭墙上设有U型管,U型管的一端通过密闭墙上的通水口与积水区连通,通水口与密闭墙底部的距离为0.6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物品加工简单,使用方便,使用U型导水管清除密闭墙内的积水,减少密闭墙被水腐蚀,U型导水管为密封导水管,不易发生腐朽杂物和碎渣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巷道 ,2、密闭墙,3、U型管,4、积水区,5、通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煤矿巷道用的简易U型密闭导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巷道1内的密闭墙2,密闭墙2与巷道1地面的夹角处积水区4,在密闭墙2上设有U型管3,U型管3的一端通过密闭墙2上的通水口5与积水区4连通,通水口5与密闭墙2底部的距离为0.6米。
如果安装的水管为直水管,密闭墙内的积水在流出时携带大量腐朽杂物和碎渣,将直水管堵住,需要经常对直水管清理,浪费人力物力,无法清除密闭墙内的积水。
所述的U型管其实质就是连通液体的容器,液体在相同高度的两个液面压强相等,当两边压力不等时,则承受压强较高的一侧液面高度位置较低,承受压强较低的一侧液面位置较高,通过两侧的压强差就型成液体自流,从而解决密闭墙内的积水,同时,解决密闭墙体内的腐朽杂物和碎渣堵塞导水管装置,提高密闭墙安全系数。
所述的U型管3设置在密闭墙墙底0.6米处,方便自流而出的泥沙堆积,不易产生堵塞,积水面与U型管处于水平位置, U型管为密闭导水管,保证U型管一直为连通器状态,防止水管漏风。
在构筑密闭墙2时墙底离巷道底面0.6米高度安装U型管,密闭墙内的积水通过液体位压差产生的压力型成压力差,通过U型管把积水导出密闭墙外,达到安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伟,未经王国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9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碾压机后减震装置
- 下一篇:双排侧压式防盗锁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