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封装外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0450.6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邵智金;陈雪燕;刘宝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封装 外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封装电容器中内芯的外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器中,结构通常包括壳体、导电片和填充料,电容器芯子设于壳体的内腔中,导电片的端脚与电容器芯子端面的喷金层相焊接,壳体内腔、电容器芯子和导电片的端脚之间设置有环氧树脂的填充料,上述结构的电容器通常存在着:将导电片的端脚与电容器芯子两侧的喷金层焊接时,难以保证两导电片的上端水平高度相互平行,给芯子固定带来困难;同时在固定芯子时,一般通过人工加装垫块来保持两侧精度间距及保持两导电片的垂直、凭操作人员的经验及目测和手工调节等人为因素保证,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生产产品质量的保证控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缺陷。
公告日为2008年4月16日的授权专利号ZL200720051743.7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容器,包括壳体、电容器芯子、导电插片和填充料,电容器芯子设于壳体的内腔,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导电插片的插脚插接在定位槽上并与电容器芯子电连接,壳体内腔、电容器芯子和导电插片插脚之间设置有填充料,该结构的电容器,由于在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导电插片的插脚直接插入定位槽内定位,即可保证两导片的上端水平高度相同及相互平行,方便了芯子的固定。不过此结构因定位槽设置在仍存在着壳体底部,导致需要将导电插片设计更长的引电脚,且占用了较多的壳体内部空间,使得电容器产品本身体积加大,并且同时给环氧的灌封使用量提加了用料量,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电容器封装外壳不能对电容器的内芯电极引出插片或引出线进行良好的固定位置;或在同样的电容器内芯采用不同的电极引出方式是需要采用不同电容器外壳来进行封装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对电容器内芯电极引出插片或引出线进行良好的固定位置,保证引出电极的安装位置一致性,提高后续电子产品生产的自动化可操作程度;且在同样的电容器内芯采用不同的电极引出方式时能够采用同一种电容器外壳就能满足封装要求的,而不需增加模具成本投入的,而可用于焊片或焊线电容器内芯的电容器封装外壳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容器封装外壳结构,包括外壳主体,其特征在于:外壳主体的第一对向内壁上设有第一对限位条,第一对限位条之间的宽度距离与电容器导电插片宽度相配合,与第一对向内壁相邻的外壳主体第二对向内壁上均设有1~3对第二对限位条,每对第二对限位条中间留有定位卡槽。使用同一款规格的电容器外壳,既可以在电容器外壳的第一对限位条之间安装导电插片,加工成具有导电插片的电容器;也可以对不是采用插片式电极引出方式的电容器内芯采用引线方式从第二对向内壁上的定位卡槽内进行引出电极,将电极引出线卡装在定位卡槽内后再引出到电容器壳外,在进行对电容器内芯的环氧封装固化处理。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以实现利用一种规格的电容器外壳完成对不同规格电容器电极引出方式的电容器进行封装固化处理,减少对电容器外壳的模具投入成本,降低单个电容器的加工分摊投入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对限位条的限位条数量采用3对。通常情况下采用3对限位条结构的电容器外壳,基本能灵活保证对不同规格电容器电极引出线的安装方式需要。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其他数量的限位条对数。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对向内壁上端面在第一对限位条之间设有第一下沉凹口。下沉凹口对在采用引线电极的电容器在进行环氧封装过程中能起到监控环氧量的不溢出到壳外的作用,且起到对采用插片式电极的电容器起到对插片的导向定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对向内壁上端面设有第二下沉凹口。下沉凹口在进行环氧封装过程中能起到监控环氧量的不溢出到壳外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对限位条靠电容器外壳开口端处设有斜边段,两根第二对限位条的斜边段相向设置,两段斜边段的斜面相向设置并与定位卡槽之间形成倒梯形的定位卡槽导向口。起到对电容器电极引出线的限位、安装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使用同一款规格结构电容器外壳达到满足不同电容器内芯电极引出方式,既可以是使用在采用插片式电极引出方式的电容器中,也可以是使用在采用引线引出方式的电容器中;利用同一款电容器外壳可以加工制造成不同规格的电容器电极引出方式,更大限度的提高了电容器外壳的使用,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对电容器外壳模具的投入成本,更大化灵活了不同电容器电极引出线的设计、生产运用。减少对电容器外壳的模具投入成本,降低单个电容器的加工分摊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0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电器旋钮式选通开关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容方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