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型液压汽车尾板登车桥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0480.7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4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秦虹竣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虹竣 |
主分类号: | B60R3/02 | 分类号: | B60R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液压 汽车 尾板登车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折叠型液压汽车尾板登车桥产品。目前,汽车尾板作为安装在汽车尾部的一种以车载蓄电池为动力的液压起重装卸设备,广泛用于邮政、金融、石化、商业、食品、物流、制造等各行业。它大幅度提高运输及装卸效率,节省成本,是现代化物流运输的必备设备之一。该折叠型液压汽车尾板登车桥是在普通液压汽车尾板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折叠型尾板产品,是一种随车运行的尾板式登车桥。该产品将尾板部件设计成可折叠的两块,使用时,将已折叠的尾板展开形成一个从车厢板伸到地面的桥梁,可方便的将摩托车、三轮车等带轮货物直接从地面推入或驶入车厢内,极大的节省了装运工作量和时间,既方便快捷又节能环保。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提升,物流运输业也得到巨大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搬运劳力的成本越来越高,液压升降式汽车尾板也应运而生。特别是近十多年,汽车尾板传入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使我国物流装载设备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目前,大部分的汽车尾板均为普通液压悬臂升降式,上下货物时,要依靠汽车尾板的一次次水平升降,来完成货物的装运或卸载过程,货物的装运和卸载不是连续的。此法虽节省人力,但既耗时也消耗汽车的动力,尤其对于摩托车、电动车、托盘搬运车、三轮车或其他超长车辆等有轮货物并不合适。例如,交管部门在罚没无牌无证、非法营运车辆时需要多人将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扛上汽车,人员的辛苦不说,车辆在搬运时也常常会受损伤;并且,对于敞开式的栏板货车而言,由于栏板高度低,并不适合加装虽属普通但已过高的尾板。
当前,在我国国内使用的各类汽车尾板基本由整块板构成,目前虽已开发出了折叠式的尾板,那也是一种内向折叠、可缩在汽车底盘里的尾板,它的功用也与普通悬臂升降式尾板的功用相似,只能水平上下货物。而各类汽车登车桥虽能起到“登车桥梁”的作用,但那是与汽车分离的产品,不能随车运行。在不具备装卸条件的场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折叠型液压汽车尾板登车桥,就起到了汽车尾板和登车桥两种功能兼备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发明内容
实现快速装卸带轮货物就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型液压汽车尾板登车桥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1)由于登车桥对地面的斜度不能大于23°,登车桥长度必然大于2.6米,为便于随车携带如此长的尾板,因此采用折叠技术。
(2)为降低能耗,利用重力实现尾板自动折叠与展开的技术方案。
(3)当折叠型尾板自动放开达到地面时,防止卡在地面,因此采用滚轮技术方案,略施外力,折叠型尾板即可平稳地自动展开。
(4)采用有效地防滑技术措施,防止雨雪天气登车桥面打滑。
本实用新型折叠型液压汽车尾板登车桥是集机械结构、电气控制、液压传动为一体的汽车尾板新产品。它主要由:固定转轴机构1、后尾板2、前尾板3、前尾板端部滚轮结构4、金属铰链结构5、防撞橡胶垫6、电控液压举升翻转机构7等部分组成。
折叠型液压汽车尾板登车桥的特征有:(1)它与车体的连接具有固定转轴,使尾板登车桥可以沿该转轴进行收放;(2)它具有可折叠性能,下翻时自动张开、上翻时自动收叠;(3)登车桥前尾板与地面接触端设计有滚轮结构,在打开、收叠尾板登车桥时,如与地面接触,则靠滚轮的滚动,避免了尾板与地面直接摩擦,运转平稳灵活;(4)尾板登车桥展开后,前、后尾板共同形成一个上接车厢板、下接地面的斜坡结构;(5)尾板登车桥折叠后,前、后尾板之间有橡胶垫减震结构,避免两块尾板的直接碰撞;(6)为防止打滑,尾板登车桥上设置了角铁等防滑条以方便登车。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汽车尾板、汽车登车桥的功能,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特点是可以实现摩托车、电瓶车、小型车辆等带轮货物的连续装卸,人工推入车厢十分省力,有些小型机动车辆,也可以直接行驶上去,甚至普通尾板无法装卸的加长带轮货物,使用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方便的装卸,装卸速度更快捷。只需一次收、放动作,即可完成整辆货车的货物装卸;而普通汽车尾板,装卸一车货物往往需要尾板上下动作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才能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型液压汽车尾板登车桥”展开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尾部示意图。
其中:1、固定转轴机构;2、后尾板;3、前尾板;4、前尾板端部滚轮结构;5、金属铰链结构;6、防撞橡胶垫;7、电控液压举升翻转机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起升的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完全折叠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虹竣,未经秦虹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0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装置及工程机械
- 下一篇: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