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漏测的PCB板测试复合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0643.1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文东升;彭梅春;张正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科林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1/06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漏 pcb 测试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的电性能测试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漏测的PCB板测试复合治具。
背景技术
PCB板测试治具是一种以PCB板为模型而设计的、用于电性能通断测试的一种专用夹具,有单面治具、双面治具之分。在高精密线路板的生产时,需要通过治具来测试其电性能。在实际生产中,PCB板多为批量制造,故在测试时也是批量进行,由于PCB板外形一致,使测试操作时,操作者往往难以分辨已测试和未测试的PCB板,给实际生产带来困扰,易造成重复测试现象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尤其严重的是将未测试的产品当做已测试产品,而形成质量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漏测的PCB板测试复合治具,其可在测试过程中在被测试的PCB板上作出可识别的标记,从而防止PCB板漏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防漏测的PCB板测试治具,包括上治具和下治具,下治具包括针盘与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盘上埋设有可在被检测的PCB板表面压制坑状可识别标记的防漏测针头。测试时,将PCB板置于下治具的针盘上,上治具下压,使PCB板与针盘电连接的同时,还使防漏测针头在PCB板压出坑状的印记,该印记便构成可由人工识别的标记;通过该标记,测试者可区分已测试和未测试的PCB板。由于压制标记的过程,与测试过程同步完成,故不影响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漏测针头为硬质材料制作、头部呈锥形的柱状体。柱状体结构便于安装固定于针盘中;锥形头部与PCB板表面接触,并易于在压力下压制标记。
为提高安全性,防止压制标记时破坏PCB板上的导电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漏测针头设在针盘上对应于被检测的PCB板非布线区的区域内。PCB板非布线区,即没有敷铜的区域。
坑状标记需要足够大,才便于操作者肉眼识别;但坑越大大,则压制的力量需要相应越大,压制的力量大到一定程度,将会使PCB板产生较大的变形而使邻近的覆铜受损;作为优选,防漏测针头的头部凸出于针盘上表面1.1-2.2mm。这种凸出结构,易于在PCB板上压制坑状标记,所压制的坑状标记,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以方便人工识别,与此同时,压制时力量不会过大而损伤PCB板。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易于制作等特点,尤其是具有不影响生产效率、可压制标记而识别已测试PCB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漏测的PCB板测试复合治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的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测的PCB板测试治具,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包括上治具1和下治具,下治具包括针盘2与底座3。
针盘2上埋设有可在被检测的PCB板表面压制坑状可识别标记的防漏测针头21。
防漏测针头21为硬质材料制作、头部呈锥形的柱状体。防漏测针头21设在针盘2上对应于被检测的PCB板非布线区的区域内。防漏测针头21的头部凸出于针盘2上表面1.1-2.2mm。
使用时,将待检测PCB板放置在针盘2上,上治具1下压,使待检测PCB板压与针盘2贴靠;在下压力的作用下,防漏测针头21在待检测PCB板表面上压制出小坑,形成坑状标记,以供人工识别。
本文仅以在下治具针盘2上设置防漏测针头21的结构作为举例说明;显而易见地,对于具有针盘的上治具,防漏测针头21同样亦可设于上治具的针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科林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科林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0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低功耗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油液质量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