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隔热连接垫圈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0657.3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0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付德明;董子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鑫隆塑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8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隔热 连接 垫圈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垫圈,更具体的说是组合隔热连接垫圈。
背景技术:
隔热连接垫圈使用于挤出塑管生产行业,当今我国生产高密度聚乙烯保温外护管大多采用内压法;生产时封住管口,向连续挤出的管材内充入压缩空气,管外加冷却水套,使管材外表面贴附在水套内冷却定形,完成管材制造的方法。隔热垫用于内压法生产过程,它安装在高温的模具(200℃以上)与低温的冷却水套(40℃以下)之间,防止冷、热相互传导,现有技术方法是用16-20毫米厚的聚四氟板直接加工成隔热垫(见图2),由于两面温差较大的原因,每次使用后,垫的口径会变小0.1-0.5毫米,特别是1米以上大口径的垫尤为严重,再次使用时需要修复与模具止口配合尺寸,一般使用1-2年就因无法修复而报废。由于聚四氟板价格很高,每年的投入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会因温差较大而改变尺寸的组合隔热连接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隔热连接垫圈,是由隔热材料制成的上下部内径不一的环形垫圈,所述隔热连接垫圈的上部改为使用钢板圈,下部仍使用隔热材料垫圈,所述钢板圈与隔热材料垫圈用铆钉铆合固定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将钢板圈内径、聚四氟板圈外径作为连接止口。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材料为聚四氟板。所述铆钉的帽顶低于隔热材料垫圈2-3毫米,铆钉间距50-70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钢板圈与聚四氟板圈铆合成为一个整体制止了聚四氟板圈的变形。2.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隔热垫圈。
图中:1、钢板圈,2、铆钉,3、隔热材料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组合隔热连接垫圈,是由隔热材料制成的上下部内径不一的环形垫圈,其特征是,所述隔热连接垫圈的上部改为使用钢板圈(1),下部仍使用隔热材料垫圈(2),将厚度为6-10毫米的钢板圈(1)和厚度为8-12毫米的隔热材料垫圈(2)用铆钉(3)铆合固定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所述铆钉(3)的帽顶低于隔热材料垫圈(2)2-3毫米,铆钉(3)间距50-70毫米,使用时将钢板圈(1)内径与生产塑管的模具止口配合,隔热材料垫圈(2)外径与冷却水套止口配合,然后将模具和冷却水套之间的法兰连接拧紧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鑫隆塑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鑫隆塑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0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矿浆采集器的取样盒
- 下一篇:一种改进减压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