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线退火炉出口端的冷却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0732.6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先登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退火炉 出口 冷却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线退火炉出口端的冷却导向装置,属于漆包线制造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漆包线的生产是将较粗的铜棒逐渐的拉伸成细铜线,在拉抻过程中,铜线会发热变硬。因此在铜线拉伸到设定的直径后,需要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在退火炉中进行。从退火炉中出来的铜线需要先经冷却处理后再进入下道工序。
目前的冷却装置是这样的,在退火炉出口设有冷却水槽,出来的铜线是冷却处理采用冷却水槽,从退火炉中出来的温度较高的铜线经过设有冷却水槽中的导向轮被水冷却,然后改变方向进入下一道工序。由于导向轮设在冷却水槽中,导向轮中的轴承很容易损坏,即使采用价格较高的石墨轴承,其寿命也不尽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线退火炉出口端的冷却导向装置。将导向轮从冷却水槽中移出来,可采用价格较低的普通轴承,并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以解决导向轮中的轴承容易损坏的问题,并降低设备改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铜线退火炉出口端的冷却导向装置,:包括位于退火炉出口的冷却水槽,冷却水槽前端的侧壁上设有一组进口密封套管,冷却水槽后端的侧壁上设有一组出口密封套管;出口密封套管的出口端设有一组导向轮。
前述铜线退火炉出口端的冷却导向装置中,所述导向轮经轴承与导向杆滚动连接,导向杆经支架与机架连接。
前述铜线退火炉出口端的冷却导向装置中,:所述轴承为普通轴承。
前述铜线退火炉出口端的冷却导向装置中,所述冷却水槽内设有冷却水,冷却水水位线高于进口密封套管和出口密封套管的管口最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导向轮从冷却水槽中移出来,使导向轮上的轴承免受水的侵蚀,以解决导向轮中的轴承容易损坏的问题,不必采用价格较高的石墨轴承,可采用价格较低的普通轴承,自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原来的冷却导向装置进行改造一年以来,虽然采用的是普通轴承,但从来没有因轴承损坏更换过。大大的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改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冷却水槽,2-冷却水,3-进口密封套管,4-出口密封套管,5-导向轮,6-轴承,7-导向杆,8-支架,9-铜线,10-导向管,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一种铜线退火炉出口端的冷却导向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的箭头表示铜线移动方向。铜线退火炉出口端的冷却导向装置包括位于退火炉出口的冷却水槽1,冷却水槽1内设有冷却水2,冷却水2水位线高于进口密封套管3和出口密封套管4的管口最高点。冷却水槽1前端的侧壁上设有一组进口密封套管3,冷却水槽1后端的侧壁上设有一组出口密封套管4;出口密封套管4的出口端设有一组导向轮5。导向轮5经普通轴承轴承6与导向杆7滚动连接,导向杆7经支架8与机架连接。
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及原理
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见,目前的冷却装置是这样的,在退火炉出口设有冷却水槽1,冷却水槽1中设有一组导向轮5,导向轮5经轴承6与导向轴7滚动连接,所用的轴承6是石墨轴承。导向轴7与支架8连接,支架8经螺栓11与冷却水槽2连接。从退火炉中出来的铜线经导向管10进入冷却水槽1,通过冷却水槽1中的冷却水2对铜线进行冷却处理。同时冷却水槽1中的导向轮5改变铜线的移动方向进入下一道工序。由于导向轮5设在冷却水槽1中,导向轮5中的轴承6很容易损坏,即使采用价格较高的石墨轴承,其寿命也不尽人意。
本实用新型将导向轮5从冷却水槽1中移出来,固定在冷却水槽1外的机架上,使导向轮上的轴承免受水的侵蚀,以解决导向轮中的轴承容易损坏的问题,不必采用价格较高的石墨轴承,可采用价格较低的普通轴承,自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原来的冷却导向装置进行改造一年以来,虽然采用的是普通轴承,但从来没有因轴承损坏更换过。大大的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改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先登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先登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0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蛇形管式热交换器
- 下一篇:空调测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