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所用的立体排水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0733.0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刚;马小彬;陈永辉;丁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正刚;马小彬;陈永辉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压 处理 土地 所用 立体 水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所用的立体排水体,特别涉及一种可向多个方向排水的立体排水体,适用于真空预压、堆载预压、井点降水等需要在地基中打设排水体的各种软基和土体处理工程中。
背景技术
预压法是软土地基处理法之一,根据施加的荷载不同,又可分为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其中真空预压法是在设置好的砂垫层、竖向排水体、滤水管的基础上,用封闭膜封闭将被加固的软弱土体,抽气形成真空,使得砂垫层和竖向排水通道内产生负压,进而产生预压力,在预压力的作用下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源源不断地流向竖向排水体中,孔隙水通过竖向排水体进入到滤管中,进而排出体外,地基土完成固结。该法是由瑞典皇家地质学院W. Kjellman于1952年提出的,后经多国相继试验,直至1958年才首次在美国费城国际机场跑道的软基加固中获得成功运用。我国于1957~1961年期间先后在天津、上海及哈尔滨等地开展过试验研究,直至1985年12月7日通过国家级鉴定后才予以推广使用。真空预压法已在我国成功应用了近二三十年,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中竖向排水体一直采用排水方向单一、排水路径相对较长的塑排板和砂井,塑排板作为一次性使用的竖向排水体,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且塑排板和砂井都存在涂抹和井阻效应,其中后期的排水能力大大降低,到后期时其排水效果几乎消失,严重影响了地基土的固结排水速度,预压周期往往较长,故耗费更多的能源(电能),无法满足当下减能节排的需求,另外,传统的竖向排水体处理后的地基土整体强度不均、离排水体远的强度低。综上所述,现有的竖向塑排板或砂井联合的真空预压法无法达到预压周期缩短的目的,无法快速和高质量地加固吹填土地基,且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不能做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其它类型的预压法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所用的立体排水体,立体、多向、可重复利用。
一种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所用的立体排水体,包括竖向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竖向排水管道的侧壁设置管道口,在管道口固定管道接头,侧向排水管道安装在管道接头使侧向排水管道能在竖直方向转动,竖向排水管道与侧向排水管道均匀设置透水孔。
前述的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所用的立体排水体,其特征在于在管道接头和侧向排水管道通过相对的螺栓固定,侧向排水管道在竖直方向以螺栓为轴做转动。
前述的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所用的立体排水体,其特征在于在竖向排水管道与侧向排水管道的外侧包裹过滤网。
前述的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所用的立体排水体,其特征在于在竖向排水管道的两端设置端部螺纹。
前述的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所用的立体排水体,其特征在于侧向排水管道远离竖向排水管道的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并开设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排水体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在竖向排水管上设置侧向排水管道使地基土的排水路径大大缩短,排水方向从传统的单一性变为立体性,根据土力学的知识可知,排水路径倒数的平方与固结时间成正比,因此,在相同的上覆荷载条件下,缩短预压时间,实现软基处理的快速性和高效性。
(2)、具有立体、多方向的特点,使地基土固结排水更加均匀,处理后的地基土整体承载力提高均匀,避免了传统的竖向排水体处理后的地基土整体强度不均、离排水体远的强度低等缺陷。
(3)、侧向排水管道可通过螺栓可进行0°~90°左右的圆弧转动,当上拔立体排水体时,侧向排水管道由与竖向排水管道呈90°左右的近似垂直状态变为与竖向排水管道呈0°左右的近似平行状态,减小了上拔立体排水体时的阻力和对周围土体的挠动。
(4)、在排水管壁均匀开孔,在管外壁包裹土工透水材料,排水体即能够承受侧向土压力,还能保证地基中孔隙水的顺利排出。
(5)、采用单元体组装的方式连接成设计打设所需要的长度,避免了制作、运输和施工的不便。
(6)、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排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中主要标记说明如下:1-端部螺纹;2-竖向排水管道;3-侧向管道接头;4-侧向排水管道;5-透水孔;6-螺栓;7-螺纹连接帽;8-螺帽;9-管道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正刚;马小彬;陈永辉,未经张正刚;马小彬;陈永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0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辐照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计算机控制装置
- 下一篇:综采机组双滤芯水质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