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散热通道嵌入式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1061.5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2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丘守庆;许申生;赵克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汇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57 | 代理人: | 李保明;张慧芳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通道 嵌入式 电磁炉 | ||
1.一种双散热通道嵌入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电磁炉模块(1)、微晶板(2)和支架(3),所述支架(3)含微晶板支撑圈(31)以及该支撑圈下端向下延伸的第一导风环(32),所述一体式电磁炉模块(1)含壳体(11)、安装在壳体(11)上端口部的线圈盘(15)、以及安装在壳体(11)内的电路板(12)和抽风扇(13),壳体(11)上端与所述支架(3)联接并位于第一导风环(32)内,壳体(11)的底部设置进风口(14)、侧壁设置第二出风口(16),所述线圈盘(15)含盘体(151)、安装于盘体(151)上的线圈(152)和磁条(153),所述盘体(151)底部设置若干贯穿该盘体的通风孔(154),所述线圈(152)与所述盘体(151)之间具有风道(155),所述线圈(152)的外缘与所述盘体(151)之间设置第一出风口(156),从所述进风口(14)依次经抽风扇(13)、所述通风孔(154)、所述风道(155)、第一出风口(156)到第一导风环(32)构成第一散热通道,从进风口(14)依次经抽风扇(13)和电源散热器到第二出风口(16)构成第二散热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散热通道嵌入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51)含环形底板(1511)、位于环形底板(1511)内中心处的内环体(1512)、以及呈发散状固设在环形底板(1511)上且与所述内环体(1512)固接的若干磁条容置槽(1513),所述环形底板(1511)的内缘与所述若干磁条容置槽(1513)之间的扇形孔构成所述通风孔(15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散热通道嵌入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底板(1511)外端设置向上的第二导风环(15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散热通道嵌入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第二导风环(1514)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磁条容置槽(1513)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散热通道嵌入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体(1512)底缘有向外延伸的加强板(1516),加强板(1516)外缘设置向上的线圈支撑台(1517)。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散热通道嵌入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金属圈(4),该金属圈含环状立板(41)、立板(41)底端向内弯折的第一支撑圈(42)、以及立板(41)顶端向外弯折的第二支撑圈(43),所述支架(3)的微晶板支撑圈(31)置于第一支撑圈(42)上,所述第二支撑圈(43)底部设置密封圈安装槽(4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散热通道嵌入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15)和微晶板(2)之间还设置隔热用云母板(6)。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散热通道嵌入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的微晶板支撑圈(31)下端设置若干加强筋,微晶板支撑圈(31)的内缘间隔设置若干用于与所述壳体(11)联接的安装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汇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汇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10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污总量IC卡智能控制设备
- 下一篇:群锅造纸蒸煮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