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机射胶螺杆塑化混炼结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1474.3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9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石则满;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力劲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0 | 分类号: | B29C45/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机射胶 螺杆 塑化 混炼 结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射胶螺杆塑化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机射胶螺杆塑化混炼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粘度较大工程塑料(如PMMA料,PC料)塑化及混炼效果差,产品合格率低,为了提高产品塑化及混炼效果,针对这类粘度较大,对温度敏感的工程材料(如PMMA料,PC料),射胶螺杆结构需特别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机射胶螺杆塑化混炼结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射胶螺杆对粘度大、对温度敏感的工程塑料(如PMMA料,PC料)塑化及混炼效果差,产品合格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塑机射胶螺杆塑化混炼结构装置,包括颗粒料输入段、压缩逐渐融化段、熔融塑料计量段和混炼段,所述的压缩逐渐融化段上中间位置有分离段,主牙和副牙交错分布于分离段上,主牙和副牙高度差为e,主牙牙底为槽状,副牙牙底为槽状,分离起始段位于压缩逐渐融化段上且紧邻分离段右侧。
所述的颗粒料输入段紧邻压缩逐渐融化段右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注塑机塑化质量及混炼效果,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l是现有结构示意图。
其中:L1-入料段,L2-压缩段,L3-计量段(均化段),L4-混炼段。
图2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其中:L1-入料段,L2-压缩段,L3-计量段(均化段),L4-混炼段,
L5-分离起始段,L6-分离段(障壁段),k1-副牙开口距,
k2-副牙收尾距,e-主、副牙高度差。
图3是本实用新型C-C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B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l所示,老的技术,射胶螺杆在标准螺杆三段,即颗粒料输入段L1、压缩逐渐融化段L2、熔融塑料计量段L3,前端增加了混炼段L4,混炼依赖于混炼段L4,混炼效果有限,塑化依赖于压缩逐渐融化段L2,塑化效果也差。
如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射胶螺杆在现有螺杆的基础上,在压缩逐渐融化段L2段内增加了分离段(障壁段)L6,通过调整主牙d、副牙b高度差e(0.5-1.2mm)从而使在压缩逐渐融化段L2固、液态分离,固态颗粒占据副牙牙底f槽,熔融的液态流进主牙牙底a槽,这个过程产生紊流,相当一次混炼,再通过调整分离起始段L5,副牙开口距k1、副牙收尾距k2使射胶螺杆的塑化效果在原有压缩逐渐融化段L2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使射胶螺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高了塑化质量及混炼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力劲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力劲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1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长延时侧抽芯装置
- 下一篇:锥筒体焊接夹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