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衣绒布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1615.1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施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台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02 | 分类号: | D04B1/02;D04B1/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7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绒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布,特别是涉及一种卫衣绒布。
背景技术
卫衣绒布就是厚的针织运动衣服、长袖运动休闲衫所用的布料,卫衣绒布主要由面纱、绑纱和圈纱编织而成,圈纱在布料的反面形成一圈一圈较长的浮线,以增加布料的厚度、保暖性和柔软性。卫衣绒布所缝制的服装兼顾时尚性与功能性,为穿着者带来舒适感,因此成为各年龄段的运动装、休闲装的首选布料。但是现有的卫衣绒布存在着弹性差的缺点,极大地制约了卫衣绒布的使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加弹性的卫衣绒布。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卫衣绒布,包括相互编织的面纱、绑纱和圈纱,其中:卫衣绒布还包括氨纶丝,所述面纱在织物的正面覆盖该氨纶丝而并行构成弹力面纱,该弹力面纱与所述绑纱并行弯曲成一组蛇形线圈;该蛇形线圈具有凸圈和凹圈,多组蛇形线圈的各凸圈和各凹圈分别上下对应穿套,在各组蛇形线圈的套接处,所述圈纱以在织物的反面形成浮线的方式间隔穿套在各组上述蛇形线圈的各凸圈上。
所述圈纱穿套在位于上述各组蛇形线圈同列的各凸圈上。
所述圈纱上下行错开穿套在上述各组蛇形线圈的各凸圈上。
所述圈纱所穿套的相邻的所述凸圈之间,未被穿套的所述凸圈为两个以上。
所述圈纱错开穿套而构成斜纹或平纹排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卫衣绒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成圈时氨纶丝覆盖在面纱下,保证氨纶丝不露出于织物的正面,这样编织成的卫衣绒布不仅具有弹性,而且卫衣绒布的正面完全体现了面纱的特性;圈纱间隔穿套在各组蛇形线圈的各凸圈上,使未穿套凸圈的圈纱在卫衣绒布的反面形成浮线,弯曲的浮线增加了卫衣绒布反面的柔软性,浮线的余量又增加了卫衣绒布的弹性,为穿着者带来柔软、舒适感;氨纶丝和面纱组成弹力面纱,绑纱和圈纱编织得更加紧密,使卫衣绒布的正面具有高密性、布面清晰、布纹平整、手感精细,可以应用于高档休闲运动系列;
二、相邻的被穿套的凸圈之间,未被圈纱所穿套的凸圈为两个以上,这样可以在卫衣绒布的反面形成更长的浮线线圈,进而增加卫衣绒布的弹性拉伸余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面纱、氨纶丝和绑纱的编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卫衣绒布的正面的编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卫衣绒布的反面的编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卫衣绒布的斜纹排针的编织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卫衣绒布的平纹排针的编织示意图。
图中:
面纱10 氨纶丝20
绑纱30 圈纱40
蛇形线圈50 凸圈51
凹圈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卫衣绒布主要由面纱10、氨纶丝20、绑纱30和圈纱40编织而成。
面纱10和氨纶丝20并行构成弹力面纱,该弹力面纱与绑纱30并行弯曲形成一组蛇形线圈50。蛇形线圈50具有凸圈51和凹圈52,多组蛇形线圈50的各凸圈51和各凹圈52分别上下对应穿套,从而编织成织布。在蛇形线圈50的上下套接处,圈纱40间隔穿套在蛇形线圈50的凸圈51上;具体而言,圈纱40穿套一个凸圈51,空一个凸圈51,从而编织在蛇形线圈50上,在相邻的被穿套的凸圈51之间,未穿套在凸圈51上的圈纱40在卫衣绒布的反面形成浮线。当然,圈纱40的编织方式也可以是在织物的正面穿套两个凸圈51,在织物的反面空两个凸圈51。
面纱10和氨纶丝20从卫衣绒布机的喂纱嘴的不同角度引出,形成线圈时,面纱10覆盖氨纶丝20,保证氨纶丝20不露出面纱,即布料的正面,这样编织成的卫衣绒布不仅具有弹性,而且卫衣绒布的正面充分体现面纱10的特性,手感好、布纹清晰。绑纱30可以增加卫衣绒布的伸拉性,使布料不易变形,延长布料的寿命。
圈纱40所穿套的凸圈51可以是位于同列,也可以是上下行错开排针。如图4所示,所穿套的凸圈51上下行一直向一个方向错开排针,从而呈斜纹排针;如图5所示,所穿套的凸圈51相邻的上下行反向错开排针,从而呈平纹排针。在相邻的被穿套的凸圈51之间,圈纱40未穿套的凸圈51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这样可以在卫衣绒布的反面形成更长的浮线线圈,从而增加卫衣绒布的弹性拉伸的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台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台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1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轿车自动打蜡擀光器
- 下一篇:一种表面加压覆盖膜的印刷线路板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