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通风式防尘、防毒罩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2519.9 | 申请日: | 201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2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放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放放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30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通风 防尘 防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防毒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通风式防尘、防毒罩。
背景技术
在矿山、冶金、建筑、粉尘量较大、毒性气体含量较大等作业环境中,工作人员长时间在粉尘、毒性气体等污染较为严重的条件下工作,由于长时间不能呼吸到清洁空气,对身体有较大影响,因而必须配带相应的防尘、防毒口罩。但是,现有的防尘、防毒口罩所采用的过滤器中通常仅包括一个防尘粉饼,因而实际使用时,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并且操控方式单一,使用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通风式防尘、防毒罩,其设计合理、拆装方便、使用寿命长且过滤面积大、过滤精度高,能对污染后的空气进行多级过滤,能有效解决现有防尘、防毒罩存在的过滤精度不高、防护效果较差等实际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通风式防尘、防毒罩,包括送风管道、安装在送风管道一端的空气过滤器、安装在送风管道另一端的塑料罩、通过送风管道将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的净化空气送至塑料罩的电动送风装置和对电动送风装置进行供电的供电单元;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风口安装在电动送风装置的进风口上,且电动送风装置的出风口与送风管道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外部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外部壳体内的一级过滤装置和二级过滤装置,所述外部壳体上开有多个进风孔,所述一级过滤装置为对自进风孔所进入空气进行过滤的折叠式滤芯,所述二级过滤装置为对经折叠式滤芯过滤后的空气进行过滤的防尘粉饼或防毒用活性炭吸附盒,所述二级过滤装置安装在电动送风装置的进风口上,折叠式滤芯布设在所述二级过滤装置上;所述折叠式滤芯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安装在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的内护管和覆在内护管且呈折叠状的过滤层,折叠式滤芯与圆柱罩呈同轴布设,防尘粉饼水平安装在折叠式滤芯底部;所述塑料罩为能罩在口鼻上的塑料口罩或电焊用的电焊面罩。
上述电动通风式防尘、防毒罩,其特征是:所述电动送风装置的进风口上设置有供外部壳体安装的安装基座一,所述外部壳体包括底部开口的圆柱罩和安装在圆柱罩底部的安装基座二,所述安装基座一与安装基座二的结构相对应且安装基座二安装于安装基座一上。
上述电动通风式防尘、防毒罩,其特征是:包括对电动送风装置的送风量与送风速度进行控制调整的控制单元和与控制单元相接的调节开关,所述控制单元与电动送风装置相接。
上述电动通风式防尘、防毒罩,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基座一与安装基座二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进行紧固连接。
上述电动通风式防尘、防毒罩,其特征是:所述防尘粉饼与防毒用活性炭吸附盒的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过滤层的层数为一层或多层。
上述电动通风式防尘、防毒罩,其特征是:所述折叠式滤芯的形状为圆柱状;所述安装基座一与安装基座二均为圆环状基座,防尘粉饼安装在由安装基座一和安装基座二组成的圆饼状空腔内,且折叠式滤芯罩装在圆柱罩内,多个所述进风孔均开设在圆柱罩的侧壁上。
上述电动通风式防尘、防毒罩,其特征是:多个所述进风孔呈一横排进行布设,且多个进风孔均匀布设在圆柱罩的下部侧壁上。
上述电动通风式防尘、防毒罩,其特征是: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可充电电池和与220V交流供电电源相接且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相接。
上述电动通风式防尘、防毒罩,其特征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稳压管ZD1和脉冲变压器T1,所述脉冲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设置有四个接线端头,四个所述接线端头由上至下分别为接线端头一、接线端头二、接线端头三和接线端头四;所述220V交流供电电源的正输出端分两路,一路与接线端头一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3后分别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接线端头二相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接线端头三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5后接地,另一路经电阻正向导通的二极管D6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且二极管D6上并接有电阻R4;所述接线端头四经反向导通二极管D3和极性电容C2后接地,二极管D3的阳极经电容C4和电阻R2后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接,稳压管ZD1的阳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接,且稳压管ZD1的阴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接;脉冲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可充电电极的正负充电端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放放,未经赵放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2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模和一种颗粒机
- 下一篇:一种浅静脉压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