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生物流化床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3262.9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胡登燕;郑传勇;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四通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生物 流化床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器,具体是一种一体化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环境污染污水治理方面,常用的污水生物反应器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种为附着生长反应器,微生物固定在支撑物上以生物膜形式生长,该类反应器填料昂贵,处理负荷低,容堵塞,动力消耗大;第二种为悬浮生长反应器,该类反应器需要搅拌,以使微生物始终处于悬浮状态,结构简单,处理效果显著。现有的反应器普遍存在能耗较高,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等诸多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氮除磷效果好、操作简单、能耗低的一体化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一体化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以及设置在反应器本体下方且与反应器本体相连通的圆锥形污泥斗,反应器本体从内到外依次由反应区、沉降区和澄清区组成,反应区与沉降区相连通,沉降区与澄清区相连通。
所述反应区、沉降区和澄清区为同心柱体,反应区为圆柱体,沉降区和澄清区为圆环柱体。
所述反应区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排气加料口和曝气器,反应区与沉降区的连通处设有双斗型分离器,曝气器和双斗型分离器之间设有通过回流器支架固定在反应区室壁上的漏斗形回流器,漏斗形回流器正下方设有等于或大于漏斗形回流器管口的反射板,反射板刚好阻止曝气器对进入漏斗形回流器中的填料起作用,使得填料能够反复循环,反射板与曝气器之间设有布水器,布水器用于均匀布水。
所述双斗型分离器的一端固定在反应区室壁上,双斗型分离器的另一端斜向下延伸且与反应区室壁夹角为45~60度,双斗型分离器主要是防止填料进入到沉降区。
所述布水器与进水管相连通,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
所述曝气器通过进风管与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外的风机相通。
所述沉降区与澄清区的连通处设有挡板,挡板的一端固定在反应区与沉降区之间的隔板上,另一端向下朝向澄清区。
所述反应器本体顶部还设有出水槽,出水槽的侧方设有出水管。
所述圆锥形污泥斗的下端与排泥管相连通,排泥管上设有排泥阀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反应区、沉降区和澄清区结构,从反应区到沉降区的固体主要是脱落坏死菌落遗体,由于重力作用,在沉降区和澄清区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进入圆锥形污泥斗,达到澄清目的。
(2)利用漏斗形回流器实现填料的反复循环,使污水中COD、BOD5、NH4+-N、TP等污染因子与填料充分接触,反应更彻底。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设计,操作简单,能耗较低,自动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中所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反应器本体,2、进风管,3、进水管,4进水阀门, 5、挡板,6、沉降区,7、反应区,8、风机,9、双斗型分离器,10、出水槽,11、排气加料口,12、出水管 ,13、漏斗形回流器,14、澄清区,15、回流器支架,16、反射板,17、布水器,18、曝气器,19、圆锥形污泥斗,20、排泥阀门,21、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器本体1以及设置在反应器本体1下方且与反应器本体1相连通的圆锥形污泥斗19,圆锥形污泥斗19的下端与排泥管21相连通,排泥管21上设有排泥阀门20。
反应器本体1从内到外依次由反应区7、沉降区6和澄清区14组成,反应区7、沉降区6和澄清区14为同心柱体,反应区7为圆柱体,沉降区6和澄清区14为圆环柱体,反应区7与沉降区6相连通,沉降区6与澄清区14相连通,沉降区6与澄清区14的连通处设有挡板5。
反应区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排气加料口11和曝气器18,曝气器18通过进风管2与设置在反应器本体1外的风机8相通,反应区7与沉降区6的连通处设有双斗型分离器9,曝气器18和双斗型分离器9之间设有通过回流器支架15固定在反应区7室壁上的漏斗形回流器13,漏斗形回流器13正下方设有等于或大于漏斗形回流器13管口的反射板16,反射板16与曝气器18之间设有布水器17,布水器17与进水管3相连通,进水管3上设有进水阀门4,双斗型分离器9的一端固定在反应区7室壁上,双斗型分离器9的另一端斜向下延伸且与反应区7室壁夹角为45~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四通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四通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3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木有机肥水渗灌施肥装置
- 下一篇:双材质雨刮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