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喷射式真空泵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3424.9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0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清平 |
主分类号: | F04D17/10 | 分类号: | F04D1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地址: | 64311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喷射式 真空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泵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喷射式真空泵。
背景技术
目前离心真空泵采用电机驱动离心飞轮旋转,利用离心力将流体抽出,现有离心真空泵飞轮其外圆周是完全开放的,利用飞轮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流体沿飞轮叶片抛出,飞轮内产生压力差将需要抽出流体吸入达到抽空的目的,其能实现的真空度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离心喷射式真空泵,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进一步提高离心真空泵真空度的离心真空泵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离心喷射式真空泵,包括电机、变速箱和离心飞轮,电机通过变速箱驱动离心飞轮旋转,离心飞轮一侧中心通过密封件连接进气口,其特征是: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是一与飞轮两圆侧壁密封焊接的环,环上有均匀布置的孔,孔的轴向沿飞轮径向布置;离心飞轮在环形阻流罩内旋转,环形阻流罩的宽度与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环的轴向宽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离心飞轮外圆周环表面上全部孔面积总和不大于离心飞轮 外圆周环表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更进一步环形阻流罩内表面有沿环形阻流罩径向均匀布置的阻流板。
所述环形阻流罩内表面与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径向距离是20~25毫米,阻流板末端与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径向距离是2~5毫米。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离心飞轮旋转使其表面线速度可达1千米/每秒,离心飞轮高速旋转将流体物质利用离心力通过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环上孔排出,同时,由于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环上孔的存在,高速旋转的离心飞轮使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的流体相对流动速度大大高于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环上孔内流体的运动速度,形成内外流体压力差,该压力差进一步抽出离心飞轮内流体,离心力和上述压力差共同作用,使飞轮内真空度进一步提高。
离心飞轮外圆周环表面上全部孔面积总和与离心飞轮外圆周环表面面积的比值影响孔内外流体压力差,在离心飞轮转速不变时,不同的比例影响真空泵真空度,要达到最高真空度,离心飞轮外圆周环表面上全部孔面积总和不大于离心飞轮外圆周环表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沿环形阻流罩径向均匀布置的阻流板限制了环形阻流罩内表面与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之间的流体随飞轮的流动,更进一步增加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的流体相对于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环上孔内流体的运动速度,真空抽吸效果更好,真空度更高。环形阻流罩内表面与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径向距离在20~25毫米和阻流板末端与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径向距离在2~5毫米时真空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益性,在不增加能耗条件下,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比普通离心真空泵更高的真空度,在现有直排式真空制冷机等设备中使用具有更高的能效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离心飞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环形阻流罩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环形阻流罩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电机,2是变速箱,3是离心飞轮,3a是离心飞轮一侧壁,3b是离心飞轮外圆周环,3c是离心飞轮轴,3d是离心飞轮外圆周环表面,4是环形阻流罩,4a是阻流板,4b是环形阻流罩内表面,4c是阻流板末端,5是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环上孔,6是流体入口,7是离心飞轮支撑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离心喷射式真空泵,包括电机1、变速箱2和离心飞轮3,电机1通过变速箱2驱动离心飞轮3旋转,离心飞轮3一侧通过密封件连接进气口6,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3d是一与飞轮两圆侧壁密封焊接的环3b,环3b上有均匀布置的孔5,孔5的轴向沿离心飞轮3径向布置;离心飞轮3在环形阻流罩4内旋转,环形阻流罩4的宽度与离心飞轮3外圆周表面环3b的轴向 宽度相同。
离心飞轮外圆周环表面3d上全部孔5面积总和不大于离心飞轮外圆周环表面3d面积的三分之一。
环形阻流罩内表面4b有沿环形阻流罩4径向均匀布置的阻流板4a。
环形阻流罩内表面4b与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3d径向距离是20~25毫米,阻流板末端4c与离心飞轮外圆周表面3d径向距离是2~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清平,未经杨清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34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