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抑制电导池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3582.4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贾照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埃仑色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64 | 分类号: | G01N3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抑制 电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导池,尤其是一种恒温抑制电导池,属于离子色谱仪检测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温度是电导的常数,同一离子同一浓度在不同温度下其电导率值是不一样的,其电导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离子色谱使用电导检测器,随着仪器的使用环境温度的变化,会造成检测信号的变化,例如会发生基线漂移,一旦漂移超过一定数值(例如达到3%FS时),就会影响离子色谱仪检测结果。因此保证电导检测器的环境温度恒定对于离子色谱仪至关重要。
为了使离子色谱仪的电导检测器获得稳定的基线,同时得到高灵敏的电导,人们往往会给电导池加上恒温装置。但是电导池的体积一般很小,通常不到1μL,当流速为1ml/min时,流动相流经电导池的时间为10-3min,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达到热量平衡;而为了达到热量平衡有人采用在电导池前使用较长的管路然后缠绕在铜片等导热性较好的金属上面进行导热,这样做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平衡热量的效果,但是管路太长极易造成淋洗液内离子的扩散,从而大幅降低检测灵敏度,给离子色谱仪的检测结果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型的电导池以克服上述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恒温抑制电导池,其对现有电导池进行独特的结构改进,克服了现有电导池恒温装置要么不能满足热量交换、要么管路过长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弊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恒温抑制电导池主要包括:电导池、温度传感器、抑制器、回流管路、电极棒、加热层、温度控制电路和腔体,其中,所述加热层位于所述腔体外围,所述温度控制电路位于所述腔体外部,所述电导池、温度传感器、抑制器、回流管路、电极棒位于所述腔体内部,且所述电极棒位于所述抑制器内部,所述电导池和抑制器通过所述回流管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层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腔体为铝合金腔体。
优选地,所述加热层为PTC加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抑制器体积较大,热容量较大,流动相在抑制器中的时间较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温度平衡;
(2)抑制器和电导池的温度相同,流出抑制器的流动相不需要再进行热交换,因此可以用最短的管路流入电导检测器,减少了流路,保证了淋洗液内离子浓度和检测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抑制电导池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的温度控制电路8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电导池
2温度传感器
3抑制器
4回流管路
5电极棒
6流动相
7加热层
8温度控制电路
9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恒温抑制电导池主要包括电导池1、温度传感器2、抑制器3、回流管路4、电极棒5、加热层7、温度控制电路8和腔体9,其中,加热层7位于腔体9外围,温度控制电路8位于腔体9外部,电导池1、温度传感器2、抑制器3、回流管路4、电极棒5位于腔体9内部,且电极棒5位于抑制器3内部,电导池1和抑制器3通过回流管路4连接,温度传感器2和加热层7分别与温度控制电路8连接。
腔体9例如为铝合金腔体,大小例如为外径20cm×12cm×9cm,内径为18cm×10cm×6cm。
加热层7例如为PTC层。
温度控制电路8主要包括过零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算法计算电路4个部分,其具体各部分及其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U1为电源电压,U2为可控硅调节后的制热电压,T为加热器反映到温度测量部分(其与温度传感器2连接)的温度,Tc为反馈给控制算法电路、计算移相控制量的温度信号,Tk为温度控制给定值,Ct为经过温度控制算法计算后的移相控制值,即可控硅延迟导通时间,P为控制触发电路的电压,a为触发可控硅导通的脉冲信号。
该恒温抑制电导池工作时,由于同时将电导池和抑制器放入腔体中,大大缩短了回流管路;又由于使用了高灵敏度的温度控制电路,使得腔体内温度基本保持恒定,增加了热平衡。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埃仑色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埃仑色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35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指纹U盘
- 下一篇:显示八心八箭图案的十边形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