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牵引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3590.9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1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基华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牵引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牵引器。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如头晕头痛、手脚麻木、半身瘫痪等等。现有治疗颈椎病的医疗器具常常要使用颈椎牵引器。但目前市面上的颈椎牵引器都存在结构复杂,设备不能移动病人必须就地操作治疗、使用不便、成本昂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颈椎牵引器结构复杂、制作麻烦,使用不灵活的技术缺陷,为人们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成本低的颈椎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颈椎牵引器,由两根立柱1构成,立柱1的底端设置有凹形肩扣座9,U形连接件2倒插于两根立柱1的上端,连接件2底端设置有弹簧4,操作柄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柱1上,在连接件2与操作柄5之间设置有牵引杆6,连接管件上设置有托带7。
上述方案中,所述立柱1的顶端与连接件2的结合部设置有套环8。
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人通过实践多年反复摸索总结出来的科学实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设备不能移动病人必须就地操作治疗操作不便,成本昂贵的 技术缺陷,结构十分简单,轻巧,人们不需要躺在床上或固定地站在或坐在或躺在某个位置进行治疗,将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扣在肩上,随时随地边走边聊都可以进行操作,实现轻松自在治病的目的。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必将受到病人的亲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仅现有所述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连接件;3、固定销;4、弹簧;5、操作柄;6、牵引杆、7、托带;8、套环;9、肩扣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颈椎牵引器,由两根立柱1构成,立柱1的底端设置有凹形肩扣底座9,U形连接件2倒插于两根立柱1的上端,连接件2底端设置有弹簧4,操作柄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柱1的上部,在连接件2与操作柄5之间设置有牵引杆6,连接件2上设置有托带7。本例两根立柱1采用两根圆管,U形连接件2采用一根圆管,在两根圆管上部设置有固定销3,固定销3插入圆管内可以作为弹簧4的底托,又可以作为操作柄5的活动固定件,即操作柄5套在固定销3上,可以灵活摆动。立柱1如不采用圆管,则可以在实心立柱1的上部设置插孔,这时就不需要固定销3作为弹簧4的底托。固定销3仅作为操作柄5的活动固定件就可以了。所述肩扣底座9的结构可以任意设计,便于扣合、舒适即可。
在U形连接件2与立柱1的结合部设置有套环8。
使用时,将立柱1的底端设置的凹形肩扣底座9分别扣在病人的双肩上,将托带7托住病人的下巴,用手下压操作柄5,即可使头部后仰,使颈椎得到牵引。调节托带7的位置、长度就可以调节牵引力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基华,未经陈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3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