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3911.5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5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恬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恬君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保护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各样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薄型化电子产品逐渐成为主流,例如仅配置有一个屏幕的平板计算机越来越被消费大众所接受,它们可以透过无线技术或各种不同的传输接口联机键盘、鼠标及其它外部配件,或仅透过成熟的触控及手写辨识系统进行操作。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可携式电子装置也愈趋向薄型化及轻量化。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套也成为不可或缺的需求。然而,现有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虽有各种不同的设计,但其仅能提供不同的摆设形式,以及不同的收入及取出方式等设计,并未针对经常需要出差的商务人士、旅客的需求加强其功能性,这种情形对于讲究携带便利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使用者来说,仍是一个亟待改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包括:一第一载件,该第一载件的预定位置设置有一结合件;一第二载件,对应地结合于该第一载件,该第二载件可提供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置放且固定于其上;其中该第一载件可经由折叠方式打开或覆上,在覆上时恰可完整包覆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且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可经由该第一载件的结合件结合于一杆件。
经由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在应用上除了具有保护及方便携带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之外,更可藉由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的设计,结合于行李箱、登机箱或其它相似结构的对象上,让使用者在登机、移动、旅行及商务出差时,便于携带及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且可随时调整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方向,以符合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合立体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第一实施例结合于行李箱的示意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A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第一实施例可自由旋转的示意图;
图5B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第一实施例结合于行李箱的另一示意图;
图5C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的载套为固定式的示意图;
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第一实施例操作顶置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参阅图1~图3,图1、图2分别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第一实施例结合于行李箱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100的组成组件包括有一第一载件1及一第二载件2。第一载件1的预定位置设置有一结合件11,其由一套置结构12所组成。第二载件2对应地结合于第一载件1上,第二载件2可提供一可携式电子装置3以一预定方向置入第二载件2且固定于其中(如图2所示)。以本实施例而言,第二载件2设置有一载套21及一包覆折片22,可供可携式电子装置3置入后,经由包覆折片22折叠插进将于入口以防止可携式电子装置3掉出来。而可携式电子装置3置入后,第一载件1可经由折叠方式打开或覆上,在覆上时恰可完整包覆可携式电子装置3,提供完善的保护作用,且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100可经由第一载件1的结合件11套置于行李箱4的杆件41,例如行李箱或登机箱的握杆(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3是以薄型平板计算机为例,然而并非仅限于此,亦可根据其它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设计不同尺寸的保护套,亦可应用于例如电子书、薄型显示器、影音播放器等。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载件1更可设置有一折片结构,且折片结构及套置结构12经由一结合手段对应结合,例如可相互黏合拆卸的魔鬼粘、卡扣件或钮扣等结合结构,使其同样具有结合于杆件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恬君,未经吴恬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3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20kV变压器导杆式套管的出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加样检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