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4218.X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佳;张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故障 自动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系统因为分支线多而复杂,在中国发生短路故障时一般仅出口断路器跳闸,即使在主干线上用开关分段,也只能隔离有限的几段,要找出具体故障位置往往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没有明显的电流变化特征作为接地故障的判据,查找该故障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现有的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安装在线路上的FTU检测故障电流信号来实现故障位置定位的,这种方法中的开关设备和FTU的价格成本很高,在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定位系统,还需要安装多个开关和FTU,因此成本就更高了;还有一种方法是在线路上安装故障指示器,当故障发生时,故障指示器发送故障信息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需要逐个检查故障指示器的状态才能找到故障区域,这种方法也还是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克服现有故障定位系统安装维修麻烦、影响正常供电,用户成本高、功耗高且故障信息的显示不清晰,定位系统故障位置速度慢且不精确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它包括至少一个故障指示器、数据转发站、中心站和监控主站,故障指示器的输出连接数据转发站的输入,数据转发站通过通信系统与中心站连接,中心站通过总线与监控主站连接;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包括至少一个故障探头、至少一个数据采集器和可变负荷,故障探头通过无线线路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所述的监控主站包括纠错模块和地理信息系统显示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信系统包括GSM网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总线为RS232总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解决了在分支较多、结构复杂的配电网中查找接地和短路故障点较难的问题,为线路维护人员在短时间内提供直观、可靠的故障信息;
(2)系统安装方便,便于带电操作,安装维护不影响正常供电;
(3)采用GSM进行信息传送,降低了用户自建通信系统的费用和对通信系统的日常维护;
(4)数据采集器采用微功耗设计,避免了系统设备与线路一次设备有直接的电气连接,减少了系统故障点,降低了系统造价,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5)主站采用GIS背景的显示方法,使故障点显示的更加清晰和直观,软件设计上,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技术,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可继承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
(6)在目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其他软件(如GIS,DMS)不太成熟的情况下,系统自成体系,很好地避免了故障判断、显示、存储对其他系统的依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故障指示器,2-数据转发站,3-中心站,4-监控主站,5-故障探头,6-数据采集器,7-可变负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它包括三个故障指示器1、数据转发站2、中心站3和监控主站4,故障指示器1的输出连接数据转发站2的输入,数据转发站2通过通信系统与中心站3连接,通信系统包括GSM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心站3通过RS232总线与监控主站4连接;所述的故障指示器1包括四个故障探头5、两个数据采集器6和可变负荷7,故障探头5通过无线线路与数据采集器6连接;所述的监控主站4包括纠错模块和地理信息系统显示模块。
中心站3由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中心站网关、UPS等组成,其主要功能为:通过通信系统采集各数据转发站2传来的各故障探头5的线路信息,通过拓扑分析和计算找出故障位置及故障通路,显示在网络拓扑图上并记录存储相应信息。
故障指示器1为三合一故障指示器,其主要功能为:检测线路短路或应用可变负荷7检测单相接地的故障,故障探头5检测到信号后驱动故障指示并发出相应信息给数据采集器6。
通信系统由GSM网络、短信息通信模块和手机SIM卡组成,其主要功能为:为中心站3和各数据转发站2之间提供通信联系,使中心站3与分散在线路上的数据转发站2组成一个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思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42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