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丙烯酸树脂聚合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4269.2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2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格;程晓辉;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0/00 | 分类号: | C08F20/00;C08F2/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酸 树脂 聚合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生产丙烯酸树脂的改进型的聚合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丙烯酸树脂聚合反应设备采用人工投料,使用53加仑铁桶灌装原料,将原料运输到现场,用真空泵将原料输送到高位槽,再由高位槽输入位于其下的反应釜内。整个过程须由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由于现场存放的原料是危险品,因此现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操作过程中,原料的计量为人工控制,这样就容易发生误差。现场生产的工作温度是根据反应釜上面的双金属温度计显示,操作人员需用肉眼观察,由此导致了操作随意性大,温度波动大,容易发生因温度过高而出现冲料现象,使得树脂的粘度没有保证,也就不能保证下道工序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丙烯酸树脂聚合反应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丙烯酸树脂聚合反应设备为人工投料、在现场具有危险性,以及人工控制容易发生计量与温度的误差,进而影响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树脂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有反应釜、在反应釜的顶部装调速电机、调速电机与反应釜内的搅拌器连接,在反应釜顶部安置有蒸发器,该蒸发器通过管路与冷凝器相接;一高位槽通过管道与反应釜连接,在高位槽与反应釜连接的管道内装有进料流量传感器,在反应釜底部设置放料管,在放料管内装有出料流量传感,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内装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在所述高位槽的底部装有计量原料用的称重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位槽与反应釜相连接的管道上装有气动滴加控制调节阀。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高位槽与反应釜相连接的管道上还装有视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位槽的进料管道上装有气动球阀。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冷凝器上装有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冷凝器与反应釜之间装有连接管道,在该连接管道上装有冷凝剂回流接收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反应釜内装有反应釜夹套防爆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反应釜的进油管道上装有热油进油气动调节阀和冷油进油气动控制阀。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反应釜的出油管道上装有热油出油气动调节阀和冷油出油气动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设备全部采用储罐区的原料,用溶剂泵从储罐区通过管道输送到高位槽,现场基本上没有原料。
2、高位槽的计量采用称重传感器,精确度高,误差少。
3、工作温度采用防爆温度传感器,加装溜头、导热油总管、反应釜夹套防爆温度传感器,从而从源头上控制温度,防止人为操作,不会发生冲料现象,使得每批树脂的粘度都很接近。
4、全部采用PLC电脑全程控制,改变了原来的人工控制,操作人员基本上不需要在现场操作,只需在远程控制室进行远程控制,既安全,又精确,由此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本装置改变了原来的生产工艺须由操作人员在现场凭经验操作,所有的温度控制、压力控制等都能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实时显示,并且可以保存数据,为今后的可追溯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所有投料、出料的数据都采用称重传感器,解决了人工投料的误差问题,对合成树脂的各项指标提供了保障,同时保证了下道树脂加工工序的质量。由于采用了计算机远程控制,既能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减少了热辐射等不安全因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丙烯酸树脂聚合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调速电机;3、搅拌器;4、蒸发器;5、冷凝器;6、高位槽;7、进料流量传感器;8、放料管;9、出料流量传感;10、压力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2、称重传感器;13、控制调节阀;14、视镜;15、气动球阀;16、温度传感器;17、冷凝剂回流接收器;18、反应釜夹套防爆温度传感器;19、热油进油气动调节阀;20、冷油进油气动控制阀;21、热油泵;22、冷油泵;23、热油出油气动调节阀;24、冷油出油气动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4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