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迫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4271.X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0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橞璿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特利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尚世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迫固装置,尤指一种使用于石材或RC混凝土块等对象作以固定功能之创新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习用作以固定石材等对象之迫固装置,请参阅图6和7所示,其系一螺纹杆1上穿设有一套筒2,该套筒2系由二个形状相同且相对之夹块21组成,该等夹块21上设有向外延伸之档体221,且该夹块21在相对边设有螺纹22,该螺纹22恰可与螺纹杆1上之螺纹相互螺合使用时,将夹块21分别埋设于对象3预设之孔洞31中,再将螺纹杆1穿套在夹块21间,使夹块21上之螺纹22可与螺纹杆1上之螺纹相互螺合,令夹块21在螺纹杆1挤压下,逐渐向外扩张,而使其向外延伸之档体221扣合在孔洞31之壁面上,以使该夹块21固定在孔洞31中,再将该螺纹杆1凸露在套筒2外之一端穿套在一固定件4之穿孔42中后,将一螺帽5螺合在螺纹杆1上,如此,即可使套筒2在档体221之撑靠下,固定于物件3上不致脱落,进而使该对象3可吊挂在与固定件4结合之对象上;惟因该套筒2系成二片单独分开的板片体,故如对象3之体积庞大时,常会发生该套筒2向外扩张末端无法承受该对象3之重量,进而脱离该对象3,造成该对象3由固定之处掉落下来,在使用上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人有鉴上述习用石材等对象之迫固装置,其在实施固定上确实存在显著的缺失存在,特以其参与相关产品生产制造多年之实务经验其一贯秉持具有之优良设计理念,针对其缺失进行改良,期使石材或RC混凝土块等对象之固定装置更符合实施上的功效增进。
本创作人针对上述习用迫固装置实施时所产生的弊端,而实行之技术手段所达成之功效分述如下:
该套筒系为一具中空的管筒体,其筒部作向外呈渐缩口状与一作向外呈渐扩之开口部,且从筒部部份表面到开口部之表面则剖设一相对应之>型切槽,促使该套筒之开口部形成对应式之二片夹块;实施时,将螺纹杆穿套在套筒之筒部与开口部中,并借着该套筒在螺纹杆之迫压下,促使夹块向外扩张,进而达到使套筒可确时固定在对象内之目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迫固装置,其设有一螺纹杆,该螺纹杆一端螺设一螺帽,另端则穿设固定件之孔洞后与一套筒相互螺合所共同组成;其中该套筒系为一具中空的管筒体,其靠近固定件之一端设六角形之凸缘连固一作向外呈渐缩口状之筒部后与一作向外呈渐扩之开口部,且从筒部部份表面到开口部之表面则剖设一相对应之>型切槽,促使该套筒之开口部形成对应式之二片夹块。
附图说明
图1:本创作之立体分解图。
图2:本创作之组合侧视图。
图3:本创作之组合前视图。
图4:本创作之实施示意图。
图5:本创作之另一实施示意图。
图6:习用产品的一视图。
图7:习用产品的另一视图。
7:习用之组合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习用:
螺纹杆1 套筒2
夹块21 螺纹22
文件体221 物件3
孔洞31 固定件4
穿孔42 螺帽5
本创作:
螺纹杆6 螺帽7
固定件8 孔洞81
套筒9 凸缘91
筒部92 开口部93
切槽94 夹块95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本创作之迫固装置,其设有一螺纹杆6,该螺纹杆6一端螺设一螺帽7,另端则穿设固定件8之孔洞81后与一套筒9相互螺合所共同组成;其中该套筒9系为一具中空的管筒体,其靠近固定件8之一端设六角形之凸缘91连固一作向外呈渐缩口状之筒部92后与一作向外呈渐扩之开口部93,且从筒部92部份表面到开口部93之表面则剖设一相对应之>型切槽94,促使该套筒9之开口部93形成对应式之二片夹块95。
请参阅图4和5,实施时,将螺纹杆6穿套在套筒9之筒部92与开口部93中,并借着该套筒9在螺纹杆6之迫压下,促使夹块95向外扩张,进而达到使套筒9可确时固定在对象A内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特利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莱特利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4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