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滑板挡渣用转炉耳轴穿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4673.X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龚年生;黄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滑板 挡渣用 耳轴穿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转炉滑板挡渣用转炉耳轴穿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要求的不断提高,转炉生产工艺在不断革新,设备的长寿化技术也在推陈出新。
为了更好的控制转炉出钢时的出渣量,以便降低钢包渣厚,减少钢包有害元素的回流,新设置了转炉出钢滑板挡渣装置。为此对转炉本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对转炉本体除了进行通水冷却外,在炉身部位进行通风冷却,在炉底部分进行全程复吹外,还需要增加滑板油缸的进出油管及油缸的冷却气管。这样,原来的转炉耳轴通道就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必须加以改进和革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转炉滑板挡渣用转炉耳轴穿管装置,可彻底改变转炉平台清灰模式,减少二次扬尘,降低岗位粉尘,实现转炉生产的价值最大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炉滑板挡渣用转炉耳轴穿管装置,安装于转炉耳轴上,其包括,所述的转炉耳轴内开设一轴向的水平通道以及与水平通道垂直且相连通的垂直通道;阀块,设置于转炉耳轴内其内至少开设三条呈L型通道,阀块设置于转炉耳轴内、水平通道和垂直通道的相交处,三条通道的进出口分别对应水平通道和垂直通道;三根进管,位于转炉耳轴内水平通道,连接于阀块三条通道的进口;三根出管,位于转炉耳轴内垂直通道,连接于阀块三条通道的出口;进管、出管通过阀块三条通道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一连接块,其上对应阀块三条通道出口开设通孔,并与阀块连接;所述的出管分别连接于连接块通孔内。
所述的连接块通孔及对应阀块三条通道出口分别通过连接接头连接。
所述的进管、出管与阀块三条通道的进出口螺纹连接。
三根进管、出管中,二根作为油管,对应供应油缸的进油腔和回油腔,实现油缸的伸缩,来带动滑板机构的伸缩,实现转炉出钢口的打开和关闭。另一根作为冷却用的氮气管道,进入转炉,氮气用来冷却转炉出钢口上的滑板机构及冷却滑板油缸。
这样,当转炉冶炼结束时,通过油缸来关闭滑板,使钢水在出钢口上方静止40-100秒,使钢水中混杂的渣子浮起来,然后,打开滑板,开始出钢,待下渣检测仪检测发现有渣子下来时,及时关闭滑板,确保在极短时间内关闭,然后摇起转炉,打开滑板,完成整个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阀块,连接三个管路,利用彻底改变转炉平台清灰模式,减少二次扬尘,降低岗位粉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阀块及连接接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炉滑板挡渣用转炉耳轴穿管装置,安装于转炉耳轴上,其包括,所述的转炉耳轴1内开设一轴向的水平通道以101及与水平通道101垂直且相连通的垂直通道102;阀块2,设置于转炉耳轴内1其内开设三条呈L型通道21、22、23,阀块2设置于转炉耳轴1内、水平通道101和垂直通道102的相交处,通道21、22、23的进出口分别对应水平通道101和垂直通道102;三个进管3、3’、3”,位于转炉耳轴1内水平通道101,连接于阀块2通道21、22、23的进口;三个出管4、4’、4”,位于转炉耳轴1内垂直通道102,连接于阀块2通道21、22、23的出口;进管3、3’、3”、出管4、4’、4”通过阀块2通道21、22、23连通。
所述的进管3、3’、3”、出管4、4’、4”与阀块2通道21、22、23的进出口螺纹连接。
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连接块5,其上对应阀块2通道21、22、23出口开设通孔51、52、53,并与阀块5连接;所述的出管4、4’、4”分别连接于连接块通孔51、52、53内。所述的连接块5通孔51、52、53及对应阀块2通道21、22、23出口分别通过连接接头6、6’、6”连接。
安装时,通过安装工具7将连接进管3、3’、3”后的阀块2通道21、22、23的出口对应转炉耳轴1垂直通道102,再连接出管4、4’、4”或通过连接接头6、6’、6”连接连接块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46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