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台大马力高速全自动一体化并联及与市电并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5506.7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0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台大 马力 高速 全自动 一体化 并联 市电 并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新型工业区小型电站的多台大马力高速全自动一体化并联及与市电并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特殊天气破坏电力传送系统、人为弄断电线缆,或是电网的过度需求造成电力的限量供应等,人们的生活常会被停电打扰。市场上广泛应用到柴油发电设备以用于市电故障或停电时维持正常供电,该柴油发电设备的应用已由工厂、市场等逐步应用到家庭。
然而,由于现有柴油发电设备多为分散应用,其存在如下缺点:
一般为人工操作,其操作较复杂,对整个供电过程没有及时合理的控制,其仅实现了较粗糙的供电功能;而分散应用的柴油发电设备,也不便于管理,其对尾气的排放、余热的利用等均很难有合理的处理,这样,无数个分散应用的柴油发电设备的应用,使得污染及能量的浪费也由小变大,其影响实则极其严重。
藉此,急需研究出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台大马力高速全自动一体化并联及与市电并网系统,其操作简单,完全实现无人操作,并可远程控制和诊断,且其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多台大马力高速全自动一体化并联及与市电并网系统,包括有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机组并网柜、市电进线柜、机组控制器、电源管理系统、DCS监控系统、高温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及负载输出柜;
其中,该高温尾气余热利用系统连接于前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以便发电时对余热进行很好地利用;该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为二至十六台,其均连接于机组并网柜,该机组并网柜连接于机组控制器;前述市电进线柜与机组控制器分别连接于电源管理系统,该电源管理系统连接于负载输出柜以输出电力;
该DCS监控系统分别连接于前述高温尾气余热利用系统、负载输出柜、市电进线柜及机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
一、通过前述各功能模块之间的配合,有效实现了输电(卖电)、错峰、减峰、市电停电时的用电;当一个时段电力不足时系统自动启动发电机组向电网供电(卖电),投入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数量由系统按照功率设定自动投切;当某个时段是用电高峰需要启动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发电以错开用电高峰时,可以实现一部分负载用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发电,另一部分用市电;而当市电检修或者意外停电时,系统自动启动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相比传统技术中广泛分散应用的柴油发电设备而言,一方面,前述整个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完全实现无人操作并可远程控制和诊断的优势;另一方面,整个系统可以根据负载变化来按需输出电能,其有效控制了不必要的浪费,无形中降低了成本。
二、前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对燃料的品质要求低,且燃料消耗率低、排放低,以及,该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所产生的噪音也有相比传统技术中的柴油发电设备有所降低。
三、前述高温余热利用系统的设置,使得前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在发电的时候,其余热得到了有效利用,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减少了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20、机组并网柜
30、市电进线柜 40、机组控制器
50、电源管理系统 60、DCS监控系统
70、高温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80、负载输出柜。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主要用在新型工业区的自备发电站,来实现输电(卖电)、错峰、减峰、市电停电时的用电,包括有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10(3000KW以上,其额定电压为400V,额定频率是50HZ)、机组并网柜20、市电进线柜30、机组控制器40、电源管理系统50、DCS监控系统60、高温尾气余热利用系统70及负载输出柜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5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充电电池
- 下一篇: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实时动态电能量与线损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