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罐用翅片管式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6504.X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0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邓方义;汤红年;谢伟峰;程继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广州中元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罐用翅片管式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油品储运和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储罐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油罐是油品运输、储存的工具,常温下,重油的粘度大,流动性差。油品进出油罐时,必须降低其粘度,提高流动性。降低粘度的有效方法是对油品进行加热。现有油罐加热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盘管式(又称蛇管式)加热器,另一种是分段式加热器。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分段式加热器,中国专利200320105694.2公开的分段式加热器结构如图1所示:1是蒸汽入口管线,2是入口阀门,3是储罐,4是加热器管束,5是不同管束之间的连接管,6是固定加热管的集合管,7是出口管线阀门,8是出口管线,9是用于将凝结水排出加热系统的疏水器。该类型的加热器主要部件是加热器管束4。加热器管束4通常由4根加热管组成,加热管为光滑管,无翅片。加热管的两端焊接在集合管上。根据需要的加热面积在储罐3中水平排列加热管束4,通过连接管5相互连接,从而组成一套完整的储罐水平式蒸汽加热器。
该类型加热器的工作原理是:从蒸汽管网过来的蒸汽经入口管线1进入加热器管束4的内部进行热交换,蒸汽不断放出热流,与加热器管束4接触的油品接收蒸汽放出的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油品温度升高后密度变小,便离开加热器管束4的表面,冷的油品补充进来,如此反复,整个储罐的油品温度慢慢升高,直至要求的加热温度时停止。与此同时,蒸汽温度不断降低,逐渐变成凝结水,释放出潜热,凝结水经出口管线8和疏水器9排到凝结水回收罐。
对于目前的储罐蒸汽加热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①加热管为光管,效率比较低;②加热器流程较长,蒸汽压力降大,导致凝结水不能自流到凝结水回收系统,需要增加凝结水泵;③加热管数量多,焊接点多,易产生泄漏;④加热管表面温度高,易使油品受高温而变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罐用翅片管式加热器,可以有效提高加热器的效率,减少加热器的面积,提高蒸汽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罐用翅片管式加热器,由水平加热管组成加热器管束,和固定支架、连接管、阀门按一定顺序在储罐(或油罐)底部水平布置,其特征在于:把若干翅片按照一定的间隔焊接到所述加热管上形成翅片管。
本实用新型保留了原有加热器的结构,将加热器管束中的加热管作为基管,将一定长度的薄钢片作为翅片焊接到加热管基管上形成了翅片管。
加热管基管系采用无缝钢管,翅片长度比所用加热管基管短,这样便于加热管与集合管的连接。翅片厚度通常为3~5mm,高度为20~40mm。按一定的间隔焊接在光管上,如图2所示,翅片的数量一般为8~12个。
采用翅片管作为储罐加热器的加热管后,可以①采用翅片管加热器后,加热管的长度减少,蒸汽压力降随之减小,使得蒸汽出口压力提高,对应的饱和温度也相应提高,从而提高了传热温差,减小了所需的加热面积。一般翅片管的翅化比在2以上,同样加热量时所需的换热面积将减少一半;②储罐加热器出口压力提高,使得凝结水的回收更加容易,减小了凝结水泵的功率消耗;③采用翅片加热管后,加热管的数量减少,加热管与集合管之间的焊接点也相应减少,从而使得泄漏点也减少;④增加翅片后,油罐中油品与加热器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翅片表面温度降低,减少油品加热变质的可能性;⑤加热面积较大的加热器,需要多层布置时,采用翅片管加热器减少加热器管束的层数,有效简化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水平分段式储罐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罐用翅片管式加热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罐用翅片管式加热器水平分段式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和图5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储罐用翅片管式加热器盘管式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1为入口蒸汽管线,2为入口阀门,3为纵向翅片,4为加热器管束,5为连接管,6为集合管,7为出口阀门,8为凝结水出口管线,9为疏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储罐用翅片管式加热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广州中元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广州中元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6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型流利条
- 下一篇:一种离合器用膜片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