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安装水平对中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6561.8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7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彬;祁哲;莫伟;杜红强;刘彦涛;阳红;李定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安装 水平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一种管道安装水平对中调节器,用于石油天然气管道在隧道内进行管道对中安装,属于管道建设中隧道内管道对中设备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现场施工时,两根管道之间的对口焊接是必须的施工程序,目前在进行钢管组对时采用的主要起吊设备是吊管机、挖土机或者吊车,采用这些设备吊起管道后,再进行对口和焊接,这些设备由于体积较大,只能在空间较大的环境中进行,当管道施工进入隧道时,由于施工的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在隧道内进行管道的对口焊接时,会采用专用的移动吊管车起吊钢管,然后进行管道的对口和焊接工作,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在现场实际情况中,特别是在隧道内进行管道的组对施工时,吊管机等大型设备无法参加起吊施工,采用的移动吊管车起吊钢管,很难控制钢管组对的中心度,中心度控制不好,很容易使管道安装线与实际要求的安装线产生偏差,这样就会影响到隧道内管道安装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采用顶靠定位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在隧道内可以实施精确对口的管道安装水平对中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调节部件和顶板部件,所述调节部件由双向调节手柄3和左、右调整螺杆5构成,左、右调整螺杆5设置在双向调节手柄3的两端,顶板结构包括左、右丝杆套6、弧形顶板2和直顶板4,左、右丝杆套6旋套在左、右调整螺杆5的外面,在左、右丝杆套6的最外端分别设置弧形顶板2和直顶板4;
所述左、右调整螺杆5的丝扣是相互反向的;
所述弧形顶板2的表面粘贴有胶皮1;
使用时,将直顶板4顶住隧道的墙壁,再将弧形顶板2顶住钢管,然后转动双向调节手柄3,左、右调整螺杆5会伸长推动钢管的位移,当钢管的中心度基本到位后,再通过微调左、右调整螺杆5伸长量来调整钢管对口的精确间隙,然后就可以进行根焊,根焊完成后,转动双向调节手柄3,使两端的左、右调整螺杆5收缩,最终与管道脱离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设计的双向调节手柄3可以在转动时使左、右调整螺杆5同时伸出或者收回,因此可以方便的起到顶推管道的效果,在管道基本推到位后,慢慢的转动手柄可以使管道对口精确到位;在与管道接触的一端设置有胶皮衬垫,在推动管道时,在胶皮的衬垫下,不会伤害管道的防腐层,另外本实用新型使用十分简单,具有便宜制作和使用,以及携带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调节部件和顶板部件,调节部件由双向调节手柄3和左、右调整螺杆5构成,在双向调节手柄3的两端设置有左、右调整螺杆5,设置在双向调节手柄3两端的左、右调整螺杆5的丝扣是相互反向的,因此,转动双向调节手柄3可以使两端的调整螺杆5同时快速伸出或者收回,起到推动管道或者收回调整螺杆5的目的;顶板结构包括左、右丝杆套6、弧形顶板2和直顶板4,左、右丝杆套6分别旋套在左、右调整螺杆5的外面,在左、右丝杆套6的最外端分别设置弧形顶板2和直顶板4,为了防止在推动管道时将管道表面的防腐层损坏,在弧形顶板2的表面粘贴有胶皮1;
使用时,用专用吊管机将需要对口的管道吊起,对口时,将直顶板4顶住隧道的墙壁,如果墙壁不平正时,可垫枕木,再将弧形顶板2顶住钢管,在胶皮1的衬垫下,钢管表面设置的三层PE防腐层得到保护,然后转动双向调节手柄3,由于左、右调整螺杆5的丝扣是相互反向的,因此转动双向调节手柄3时,螺栓会伸长推动钢管的位移,当钢管的中心度基本到位后,再通过微调螺栓伸长量来达到钢管对口的精确间隙,完成对口后,就可以进行根焊,根焊完成以后,转动双向调节手柄3,使双向调节手柄3两端的左、右调整螺杆5收回,最终与管道脱离接触,完成一处的根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65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