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触控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7404.9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2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惟仁;廖尤仲;林心薇;吴季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庄一方 |
地址: | 中国香港尖沙***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触控模块,特别是关于一种光学式的光学触控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平面显示器的制造成本显着地降低,平面显示器已逐渐成为家庭电视及计算机用屏幕的主流。此外,由于平面显示器较传统上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的电视更加轻、薄,因此,在火车站、医院、便利商店或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都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平面显示器,平面显示器不但可用于信息的显示,还可用于广告的目的,其商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或平面显示器在功能上的要求日趋多样化,其相关的科技研发、制造技术也日新月异。例如,触控屏幕(Touch Screen)的需求,可以让人们方便操作计算机、手机、音响、冰箱或其它电子设备;通过屏幕显示与屏幕按压操控的方式,人们就可以舍弃复杂的键盘、按键操作,透过屏幕清楚标示的图案与人性化的接口来同时达到显示与触控操作的目的。
目前大尺寸触控屏幕(一般而言大于10.1吋为大尺寸)逐渐以光学式触控来取代传统电阻式或电容式触控的方式。而光学式的触控模块所需的组件较多,不易达到薄型化的要求;而且若要以常用的“三角定位法”来克服多点触控的“接触点重迭”或“侦测死角”问题,则需要依靠多个光学传感器(可以是摄影机、照像机)以及较高等级的微控制器或计算芯片,才能精准地计算触控点,避免误判人们按压的触控点;故所需的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将降低光学触控模块的制造成本,且同时克服“三角定位法”的缺点,这是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光学触控模块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克服光学式触控的“三角定位法”之“接触点重迭”或“侦测死角”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触控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灯罩、至少一根导光条、至少一个灯源及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导光条为长轴型结构,灯罩包覆于导光条侧边,该光学传感器设置于该导光条的其中一个轴向端部,灯源位于导光条的其中一轴向端部而与导光条相邻,并将光线直接射出至导光条内部。
如上所述的光学触控模块,其中,该灯罩与该光学传感器固定相接。
如上所述的光学触控模块,其中,该光学触控模块更包括有一透明板,该透明板平行该导光条设置,且该透明板与该光学传感器相邻设置。
如上所述的光学触控模块,其中,该灯源的数目为2,且两灯源分别紧邻于该导光条的两轴向端部,两灯源直接将光线射出至该导光条内部。
如上所述的光学触控模块,其中,该灯罩更包括有一反射板体,该反射板体设置于该导光条未与该灯源相邻的另一轴向端部,且该导光条紧贴该反射板体,该反射板体与该灯罩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该反射板体的表面为涂附的反射涂料层、白色的表层或电镀的金属层。
如上所述的光学触控模块,其中,该灯罩与该导光条相邻的表面为涂附的反射涂料层、白色的表层或电镀的金属层。
如上所述的光学触控模块,其中,该导光条包括有一出光面,该出光面的长宽比介于79.95:1~53.3:1之间。
藉此,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触控模块可降低光学触控的显示器结构的制造成本,且同时克服“三角定位法“的缺点,不再发生多点触控的”接触点重迭”或”侦测死角”问题,且以较低的成本来达到精准地计算触控点、避免误判人们按压触控点的目的。
为使熟悉该项技艺人士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下面通过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加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触控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触控模块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触控模块运用于显示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触控模块的光遮蔽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学触控模块的光遮蔽原理立体图。
标识说明:
1:显示器结构
11:光学触控模块
111:光学传感器
112、112’:灯罩
112A:反射板体
113、113’:导光条
113A、113A’:出光面
114:灯源
12:透明板
14:固定框架
15:液晶面板
16:背光模块
161:增亮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7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冷凝器常温除湿干燥室
- 下一篇:电动轮椅扶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