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摇摆和手推行走两用的童车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7540.8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6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茂盛 |
主分类号: | B62B7/12 | 分类号: | B62B7/12;B62B9/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摇摆 行走 两用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童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摇摆和手推行走两用的童车。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开发了多款能够增强承坐乐趣的动感式童车,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或授权。此类童车在推行移动过程中,不需要其它动力,即可把人的推力转换成机械能,使承载体呈波浪状起伏运动,坐于其内的婴幼儿产生尤如骑马奔驰般的感觉,从而适应了婴幼儿的好动心理,使坐于童车承载体内的婴幼儿感觉新鲜、好玩、刺激、舒适,增强了乘坐的乐趣,婴幼儿久坐不厌。如专利申请号200810063599.8、专利号201020116216.1,以上两种技术方案都采用手动与电动结合的方式,手动与电动的转换通过两套可扳动的齿轮架来实现,使两套齿轮架上的惰齿轮分别与偏心轴上的齿轮相啮合或脱离。
本申请人还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种动感式童车多种状态的转换结构,其申请号是201110089811.X。本申请在此技术方案上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摇摆和手推行走两用的童车,其具有两种状态:一、手推童车,承载体平移式行走;二、撑起后轮,启动电机,使承载体作起伏运动。本实用新型童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如下技术方案:电动摇摆和手推行走两用的童车,包括后轮、后轮轴、车架、偏心轴、承载体,后轮轴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一后轮;后轮轴与车架后部转动配合,偏心轴与承载体连动,车架上设一电机,电机与电源相联,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所述的偏心轴,进而带动所述的承载体运动。
所述的童车,车架后部铰接一撑脚,该撑脚支撑于地面时,使两后轮脱离地面。
所述的童车,偏心轴紧配第一齿轮,所述的减速器伸出一输出轴,该输出轴紧配第二齿轮,该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所述的童车,第二齿轮通过一惰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所述的童车,减速器伸出一输出轴,该输出轴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的偏心轴。
所述的童车,减速器伸出一输出轴,该输出轴通过链条带动所述的偏心轴。
本实用新型的童车具有两种状态:一、手推童车,承载体平移式行走;二、撑起后轮,启动电机,承载体作起伏式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示中:后轮1、后轮2、后轮轴3、车架4、万向前轮5、承载体7、推杆8、加强杆9、撑脚10、齿轮11、皮带12、皮带轮13、皮带轮14、偏心轴15、链条16、链轮17、链轮18、电机19、电机轴20、减速器21、输出轴22、齿轮架23、齿轮24、惰齿轮25、轴26、凸耳28、摇杆29、凸耳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后轮轴3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后轮1、2。后轮轴3与车架4的后部转动配合,车架4的前底部安装万向前轮5,车架4的前上部通过摇摆机构与承载体7的前部相连,摇摆机构包括摇杆29,摇杆29的上端与承载体下部的凸耳30转动配合,摇杆29的下端与车架上部的凸耳28转动配合。
车架4的后部与推杆8固定相连,推杆8呈倾斜状,两者间还连接加强杆9。
车架4的后底部铰接撑脚10,当手推童车行走时,该撑脚10向上翻转成水平状态,使其脱离地面;当童车采用电动时,需将该撑脚10翻转成撑于地面的状态,其高于两后轮1、2,从而使两后轮1、2脱离地面。
车架4上安装电机19,其电机轴20与减速器21相连,减速器21伸出输出轴22,输出轴22横穿并转动配合齿轮架23,齿轮架23内置齿轮24,齿轮24紧配于输出轴22,齿轮24与惰齿轮25啮合,惰齿轮25通过轴26转动配合于齿轮架23,齿轮架23的上部横穿并转动配合偏心轴15,偏心轴15紧配齿轮11,齿轮11与惰齿轮25啮合。偏心轴15两端与承载体7后底部转动配合而连动,此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如可以采用背景技术所提及的专利技术方案)。电机19由电池供电或者直接由外电源供电。减速器21采用现有技术。
手推童车行走时,其承载体与传统的童车相同,平移式行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茂盛,未经吴茂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7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侧围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人机互联汽车秘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