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50装载机变速箱倒挡行星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7676.9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0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勇;龙德云;阙智坚;任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钟善招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50 装载 机变 速箱倒挡 行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设备,具体涉及50装载机变速箱行星排总成中的倒挡行星架。
二、背景技术
目前,50装载机变速箱中倒挡行星架普遍采用的工作原理是在变速箱挂倒挡时倒挡活塞压紧从动片和摩擦片,使太阳轮带动行星轮将动力传递出去,在空挡和前进挡时倒挡活塞未压紧从动片和摩擦片,倒挡行星架带动摩擦片在空转。倒挡行星架通过凸台和铆住轴承对轴向位置进行限位,因受到轴向力和装配原因造成摩擦片间的间隙变小,使摩擦副一直处于相互摩擦状态,从而引起变速箱的油温高和摩擦片副磨损快,造成等挡和慢挡故障。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50装载机变速箱倒挡行星架,解决因轴向力使倒挡行星架轴向窜动和装配因素造成的摩擦副容易产生高温、早损、挡位反应慢等故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50装载机变速箱倒挡行星架取消了倒挡行星架的凸台限位结构,改用限位挡圈轴向限位;即在行星架内开有挡圈槽,在行星架的轴承端增高台阶,置于挡圈槽内的限位挡圈对轴承进行轴向限制,并在行星架上增加了两个过油孔。
上述结构的50装载机变速箱倒挡行星架具有以下特点:
1、取消倒挡行星架凸台限位结构,改用挡圈结构,可完全解决倒挡行星架的轴向窜动。
2、增加两个过油孔,增加了倒挡行星排摩擦片润滑。
本实用新型50装载机变速箱倒挡行星架具有以下效果:
解决了因倒挡行星架窜动、摩擦片润滑不足和装配因素而引起的变速箱油温高、摩擦片副磨损快、等挡和慢挡的故障。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50装载机变速箱倒挡行星排总成正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50装载机变速箱倒挡行星架左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50装载机变速箱倒挡行星架A-A剖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50装载机变速箱倒挡行星架新型倒挡行星架,取消了凸台结构,采用限位挡圈2轴向限位;即在行星架4上取消了凸台结构,在行星架内增开了挡圈槽4-1,在挡圈槽旁的行星架轴承端增高台阶,置于挡圈槽内的限位挡圈2对轴承3进行轴向限制,并在行星架上增加了两个φ6过油孔4-2。
采用限位挡圈2替代凸台结构限制倒挡行星架4轴向窜动,在倒挡活塞1未压紧摩擦片5时,摩擦片能够正常回位,解决了老式凸台结构的倒挡行星架因为受到轴向力、装配原因造成摩擦片间的间隙变小,使摩擦副一直处于相互摩擦状态;增加两个φ6过油孔4-2,使摩擦片得到充分的润滑和冷却,从而解决了摩擦片油温高、摩擦片副磨损快、等挡和慢挡的故障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未经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76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