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输送传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8134.3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祖光;李俊龙;刘发明;谢广生;刘卫泽;周振生;李永华;卢乔;黄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钢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5/06 | 分类号: | B65G25/06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输送 传砖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砖块输送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竖窑(炉)工程施工的垂直输送传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工业竖窑(炉)(如:热风炉、石灰窑等)或类似构筑物的工程砌筑中,由于窑(炉)内不但施工作业空间小和砖块的砌筑量非常大,而且施工入口较小(通常为¢400mm~800mm),因此,在窑(炉)外施工平台到砌筑工作面的砖块输送过程中,因受入口、垂直高度及窑(炉)内空间的制约,普通的输送设备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因而大多采用人工站在爬梯或“井”形脚手架上一个一个地往上传递砖块。这种施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传递砖块人员要求长时间保持精力高度集中和充沛的体力,否则,极易在人为疏忽的情况下出现安全险情。(2)人工传递速度慢,影响砖块运输效率,(3)因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增加工程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捷、制作安装价格低廉、使用维护费用低、简单实用等特点的垂直输送传砖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输送传砖机,包括导轨钢架,在导轨钢架的顶部安装有一定滑轮,用钢丝绳通过定滑轮连接装砖小车和配重小车,在导轨钢架的底部设有出砖斜槽,在导轨钢架的顶部设有入砖斜槽。
在入砖斜槽的上方设有施工作业人孔和顶部作业人孔,施工作业人孔、顶部作业人孔和入砖斜槽与导轨钢架分离设置。
所述出砖斜槽与导轨钢架柔性连接,并在出砖斜槽内安装一个减速装置。
在所述顶部作业人孔引一条钢丝绳与导轨钢架顶部吊耳连接,并在顶部作业人孔的钢丝绳端部安装一手动葫芦,以便快速调整传砖机的高度。
所述入砖斜槽的长度与窑体或炉体人孔法兰长度相当,大小为砖块宽的二倍,为300mm,与水平形成30-45度角,底部焊接一简易夹具以便与人孔法兰固定。
所述导轨钢架有两组平行的导轨。
在所述配重小车侧的导轨上每隔200mm设有一组用来调整装砖小车的初始位置的插销孔,在导轨下部支撑处安装有用于顶起装砖小车尾部的一凸轮。
所述配重小车是用2mm厚钢板焊接成的一个300mm×300mm×150mm的带盖箱体,箱体与直径¢20 mm的车轴焊接,在车轴两端安装有一组襄入导轨内的滚动轴承。
所述装砖小车是一装砖的开口箱体,该开口箱体的尺寸为300mm×450mm×100mm,上侧开口和靠配重侧开口,该开口箱体与车轴进行柔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竖窑(炉)施工从窑(炉)外作业平台到窑(炉)内砌筑工作面的砖块自动传输速度和施工人员安全保障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砖块运输效率和降低工程人工成本,该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捷、使用安全和提高工效等优点,同时可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轨钢架、2-钢丝绳、3-定滑轮、4-装砖小车、5-配重小车、6-入砖斜槽、7-出砖斜槽、8-减速装置、9-支撑架、10-凸轮、11-木台、12-建筑工作面、13-施工作业人孔、14-顶部作业人孔、15--插销孔、16-牵引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垂直输送传砖机,包括导轨钢架1,用钢丝绳2通过定滑轮3连接装砖小车4和配重小车5,施工作业人孔13、顶部作业人孔14和入砖斜槽6与导轨钢架1分离设置,以便传砖机随着工作面的上升而快速提升,出砖斜槽7与导轨钢架1柔性连接,以便出砖斜槽7改变角度,并在出砖斜槽7内安装一个减速装置8,以减缓砖的下滑速度,确保砖块平稳下滑和人员安全。从顶部作业人孔14引一条钢丝绳2与导轨钢架1顶部吊耳连接,并在顶部作业人孔14的钢丝绳2端部安装一手动葫芦,以便快速调整传砖机的高度。
所述入砖斜槽的长度与窑(炉)体人孔法兰长度相当,大小以砖块宽的二倍为宜,约为300mm,与水平形成30-45度角,底部焊接一简易夹具以便与人孔法兰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钢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钢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囊自动生产线胶板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减速机转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