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电解用预焙阳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8460.4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2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业开;陈良修;窦钦宝;涂川俊;王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前昊炭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4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用预焙 阳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解用预焙阳极。
背景技术
在铝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改进过程中,电解铝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这对铝电解预焙阳极的规格和结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采用结构合理、性能优异的铝电解预焙阳极,既可合理有效地利用原料,又能节约能源和降低动作成本,直接提高铝电解生产的经济效益。
目前的铝工业生产技术中常用的平底阳极常出现角部裂纹难题,而且平底阳极普遍存在着噪声电压高、阳极底掌气膜电阻高、效率较低的问题。对于电解槽上的单块阳极来说,阳极的噪声直接反映到其自身通过的电流密度大小,其变化频率或周期即为气泡压降的频率或周期,变化的幅度即为噪声电压的幅度。阳极气体自产生后到排出的过程是气泡逐步长大的过程,由于阳极气体不导电,气泡在阳极底掌的积聚将导致电解槽电压的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解效率高、噪声电压低、阳极底掌气膜电阻低的铝电解用预焙阳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包括阳极基体,其特征在于:阳极基体底部开有气体导流槽,阳极基体上开有纵向孔,纵向孔穿透阳极基体,阳极基体侧边开有横向孔与纵向孔相连通。
所述的气体导流槽为半封闭式结构,其一端封闭一端开放。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阳极底部带有气流导向槽,并配有相互贯通的纵向孔和横向孔,对铝电解生产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减少气泡在阳极底部的停留时间和阳极底掌气泡覆盖率,起到降低阳极底部气泡所产生的噪声电压、降低阳极底掌气膜电阻,增加阳极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等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开槽阳极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大,可使热传导加快,促使更换的新阳极本体快速升温,从而达到了降低电能消耗和炭块的消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预焙阳极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阳极基体;2、纵向孔;3、横向孔;4、气体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包括阳极基体1,阳极基体1底部开有气体导流槽4,阳极基体1上开有纵向孔2,纵向孔2穿透阳极基体1,阳极1基体侧边开有横向孔3与纵向孔2相连通。气体导流槽4优选半封闭式结构,其一端封闭一端开放。其中纵向孔2和横向孔3的孔径为20mm~50mm。
该结构的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在不影响电流“集肤效应”的同时可以增大排气溢出后效,加速对底掌表面聚集气泡的排出,从而有效降低槽电压,实现降低电耗。生产1吨铝锭,可降低电耗约40~50度;试验槽的预焙阳极净耗降低30~40kg/t-Al以上;相同阳极重量入槽条件下,可延长阳极使用寿命约0.5~1天。开纵槽且带连通孔可以使单块重量减轻约10kg,吨铝碳耗可降低5.5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前昊炭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前昊炭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门限位器
- 下一篇:一种长杆件离子氮化吊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