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折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8844.6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6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汪进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进江 |
主分类号: | A47C4/04 | 分类号: | A47C4/04;A47C9/00;A47C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43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无靠背的坐具,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凳。
(二)、背景技术:
凳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日用品,用来坐在上面休息之用。目前市场一般销售的凳子基本上由一块凳子的面板和四个脚支撑起来,即可供人们使用。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出锻炼、旅行的人越来越多,公共座椅设置有限,甚至在候车室常常看到许多想坐却找不了坐具的人。普通的凳子因其结构所致,存在不能折叠、质重、体积大,不方便携带的缺点。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折叠、易制作、质量轻、使用广泛的便携式折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折凳,其技术方案包括凳板、内、外凳脚,所述的凳板反面两端对称各设置有一组轴套;内、外凳脚为“L”形、并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在两组轴套上;内凳脚的内侧上部与轴套的外圆相切,外凳脚的内侧与转动轴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凳板反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小扣柱,内、外凳脚顶端分别设置有与若干小扣柱相对应的小扣眼。
上述技术方案中,凳板反面的中间设置有大扣柱,内、外凳脚上分别设置有与大扣柱相对应的大扣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凳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拎绳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两个凳脚制成“L”形,增大了凳板与凳面的接触面,从而减小压力,增强稳定性;凳板反面两端各设置一组轴套,一组轴套形成一腔体,转动轴穿过轴套将凳板与两个“L”形凳脚固定连接,因转动轴可以自由转动,即可实现收折;凳板反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小扣柱,内、外凳脚顶端分别设置有与若干小扣柱相对应的小扣眼,当折凳打开使用时,小扣眼相对应地扣在小扣柱上,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凳板反面的中间设置有大扣柱,两凳脚均设置有与大扣柱相对应的大扣眼,不用时,只需要将两凳脚旋转让小扣柱脱离小扣眼,折叠到一起,这时大扣眼就会扣在大扣柱上。内凳脚的内侧上部与轴套的外圆相切,外凳脚的内侧与转动轴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便于内、外凳脚折叠时形成一个平面,即可放入包里或手拎着带出使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折凳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折凳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凳板1、内、外“L”形凳脚2、2’,所述的凳板1反面两端对称各设置有一组轴套8、8’,内、外凳脚2、2’通过转动轴3、3’活动连接在两组轴套8、8’上;所述的内凳脚2的内侧上部与轴套8的外圆相切,外凳脚2’的内侧与转动轴3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凳板1反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小扣柱5,内、外凳脚2、2’顶端分别设置有与若干小扣柱5相对应的若干小扣眼7。凳板1反面的中间设置有大扣柱4,内、外凳脚2、2’上分别设置有与大扣柱4相对应的大扣眼6;凳板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拎绳孔9、9’。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因为内、外凳脚2、2’为“L”形,内、外凳脚2、2’通过转动轴3、3’活动连接在两组轴套8、8’上,打开即可坐在上面;内凳脚2的内侧上部与轴套8的外圆相切,外凳脚2’的内侧与转动轴3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可以方便内、外凳脚2、2’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将“L”形内、外凳脚2、2’通过大扣眼6从大扣柱4上分离,转动轴3、3’带动内、外凳脚2、2’旋转,打开后,小扣眼7即与小扣柱5相扣合,形成一张坐凳。采用小扣眼7与小扣柱5扣合,起到折凳更加稳定的作用。收折时,将小扣眼7与小扣柱5脱离,旋转内、外凳脚2、2’至大扣眼6和凳板1反面正中部的大扣柱4相扣合,内、外凳脚2、2’和凳板1就完整地折叠在一起,可以放入包里携带,也可以用手通过提绳携带,提绳穿过两个拎绳孔9、9’将本实用新型拴紧。转动轴3、3’穿过轴套8、8’将凳板1和“L”形内、外凳脚2、2’活动连接,方便旋转;采用扣眼和扣柱相扣合,增强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凳板1采用注塑机一次成型,其正面光滑便于使用,反面呈网格状增强凳板1的精度;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质轻,使用和携带都非常方便,适合居家、外出、旅行等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进江,未经汪进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浮力功能的旋转柱塞
- 下一篇:一种37孔格子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