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9170.1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7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涛;邬显达;刘天文;徐林;姜博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4 | 分类号: | F03D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纠偏 固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力发电设备的安装,尤其是涉及一种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海上风力发电,是利用海上风力资源发电的新型发电方式。在石油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人们均将眼光投向了风力资源巨大的海域。用于海上风力发电的海上风机一般安装在水深20米左右的浅水海域及潮间带,使用桩体固定,单桩基础长度在30-50米左右。由于受到海浪,洋流,潮汐等可变因素影响,加之海床土壤比较复杂,打桩时桩基很容易偏斜。而基础桩的倾斜将直接影响到过渡桩及上部风机塔筒的安装。根据海上风机安装的技术要求,桩基安装的垂直度不能大于千分之四,要达到这样的精度,桩体纠偏固定系统(也简称抱桩器)的作用尤为重要。
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受到具体使用环境的影响较大。目前在中国,海上风电还在探索试验阶段,还没有合适的大直径的海上单桩纠偏固定系统可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方案是一种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包括基座、旋转框架、旋转臂、伸缩臂、侧推系统以及可活动的夹持机构;该旋转框架设在该基座上,该旋转臂支撑在该旋转框架上,该伸缩臂一端连接该旋转臂,另一端穿过该侧推系统并且在受到侧推系统推动时,与该旋转臂一起以该旋转框架为支点摆动,该夹持机构设置在该伸缩臂另一端。
在上述的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中,该夹持机构包括一夹套、连接到夹套两侧的一对可活动的第一夹臂、以及连接到该对第一夹臂的一对可活动的第二夹臂。
在上述的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中,该夹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该夹套上以限制该对第一夹臂的角度的一对手动控制的第一限位螺栓,以及设置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连接处的一对第二限位螺栓,用于手动调节第二夹臂的张开角度。
在上述的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中,该夹持机构还包括分布在夹套及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上的多个电磁感应限位开关,用于自动控制油缸的启停,从而自动控制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角度。
在上述的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中,该伸缩臂的主推油缸设置在该旋转臂中。
在上述的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中,该侧推系统包括一对侧推油缸,每一侧推油缸设置在该伸缩臂一侧。
在上述的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中,在该夹套与每一第一夹臂的外端之间分别设置一第一抱桩油缸,在每一第一夹臂与对应的第二夹臂的外端之间分别设置一第二抱桩油缸。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设有夹持器的伸缩臂设置可摆动的,从而具有较大的纠偏范围。此外,夹持器分两段单独控制角度,具有较大的活动能力,能适应不同的桩径纠偏,还能在运输状态完全收回于甲板舷侧,最大限度节省甲板空间。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总体布置图。
图2A、2B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的不同工况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的使用状态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的运输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海上桩体纠偏固定系统总体布置图。参照图1所示,该纠偏固定系统100的主体结构包括旋转臂1、旋转框架2、基座3、伸缩臂5、侧推系统6、夹套8、一对第一夹臂9、以及一对第二夹臂10。旋转框架2设在基座3上,旋转臂1支撑在旋转框架上,并且可以旋转框架2为支点进行摆动。伸缩臂5一端连接旋转臂1,另一端穿过侧推系统6且设置夹套8。在侧推系统6的推动下,伸缩臂5和旋转臂1可以旋转框架2为支点,一起做一定范围的摆动。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伸缩臂5和旋转臂1朝左和朝右两个方向摆动6°的示意图。并且,伸缩臂5可相对旋转臂1进行伸缩活动。对比图1和图2A所示,伸缩臂5相对系统整体结构向外伸出2米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91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骑式健身发电器械
- 下一篇:铸铝进风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