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梁焊接随行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9358.6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7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毅;王心红;吴向阳;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随行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轨道车辆的侧梁组件在焊接工序中使用的工装,特别涉及一种侧梁焊接随行夹具,属于轨道车辆车体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轨道车辆的侧梁焊接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夹具等工装将待焊接工件夹持固定,以往的焊接工艺中,都利用工件转台直接夹持待焊接的工件。此种情况下,转台的回转力矩就会直接作用在工件上,从而加剧了工件在焊接时焊接变形的产生。
另外,针对不同的车型,工件的形状、尺寸会有所变化,而且同样的工件由于作业工序不同,有时需要用机械手夹持,有时需要用转台夹持,所以,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也需要做相应的改变,不同的工件及不同的操作设备均需要配备不同尺寸的夹具,这样会大幅增加轨道车辆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侧梁焊接随行夹具,可有效避免工件焊接变形,还可以实现与焊接工件随行的作业模式,提高夹具工装的通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侧梁焊接随行夹具,包括一个底座,在所述底座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用于与待焊接工件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在所述底座的两侧各具有用于焊接转台或机械手夹持的接口部,在所述底座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辅助焊接工装的安装部。
进一步,所述底座由两根平行设置的钢管及焊接固定在两根钢管之间的多个起加强作用的连接部件组成。
进一步,所述辅助焊接工装包括有反变形装置。所述反变形装置为高度可调节的垫块。
进一步,所述安装部为凸出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辅助焊接工装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接口部为分设在所述底座侧边纵向两端部的内凹结构,在所述内凹结构内设置有用于吊装的卡口。
进一步,两个所述固定部中一个与所述工件的一端为中心定位,另一个与所述工件另一端之间为纵向两点定位。
进一步,在所述采用纵向两点定位的固定部上,固定有位于所述工件两侧的定位块A和定位块B,所述定位块A和定位块B中至少一个为可纵向调节的伸缩结构。
进一步,所述定位块A和/或定位块B为具有两个长条形豁口的凸台,所述两个长条形豁口相互平行且方向相反。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侧梁焊接随行夹具,该夹具可与不同尺寸结构的待焊接工件固定连接,转台和机械手夹持在该夹具两端的接口部,接口部可以采用通用尺寸且具有吊接卡口,可以随工件一起转运,实现与焊接工件随行的作业模式,提高夹具工装的通用性。由于转台和机械手夹持在该夹具上,其回转力矩直接作用于该夹具,而不会作用于工件上,有效避免了工件的焊接变形。该夹具对工件采用三角形定位原则,并在该夹具上设置有反变形和刚性固定点,在不妨碍正常焊接作业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了工件的焊接变形,该夹具可有效杜绝工件扭曲,旁弯变形,高度尺寸的变形可控制在2mm以内,扭曲变形1mm以内,旁弯1mm以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口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底座1,螺柱2,连接部件3,工件4,固定部5,接口部6,辅助焊接工装7,安装部8,螺栓9,垫圈10,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螺栓13,定位块A14,定位块B15,螺栓16,豁口17,反变形装置18,卡口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侧梁焊接随行夹具,包括一个底座1,底座1为两根平行设置的方形钢管,两根方形钢管之间焊接有多个起加强作用的连接部件3,连接部件3可以是钢板及钢管等,以增加整个底座1的强度,一是为了承载待焊接工件4的重量,二是为了承载转台和机械手夹持时的力矩。
在底座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用于与待焊接工件4固定连接的固定部5,在底座1的两侧各具有用于焊接转台或机械手夹持的接口部6,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辅助焊接工装7的安装部8。
其中,固定部5为固定于底座1两端上表面的平台,固定部5可以直接焊接在底座1上,与底座1形成一体式结构,也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9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