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作物精细化管理生产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9633.4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林;杨果;崔荣宗;管力生;张志江;孙明;仲子文;肖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许德山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精细 管理 生产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精细化管理生产监控系统,属农产品信息化监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完全可信赖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将逐渐成为市场的巨大需求。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产业链条复杂、区域跨度大,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操作方式等都有可能产生污染,质量不安全的农产品危害具有直接性、隐蔽性、累积性等特点,仅凭感官难以辨别其安全的水平和程度,需要通过仪器设备检测才能确定。但受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成本等条件的制约,部分参数或指标的检测难度大、检测时间长,况且农产品来源复杂、数量巨大,仅凭抽样检测显然难以保证具体到某一个消费者购买的农产品是否真正合格。另外,还有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农产品产地和生产加工过程进行质量认证,对最终农产品进行质量标识的方式,来向消费者证明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安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费者的认知度,但这种及类似的方式大都是生产经营方单方面实施运作的,整个过程中人为因素占据主导,作为消费者却对自己购买的具体产品仍然难有直观的质量安全认同。故此,出现了标识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而真正安全优质农产品食品也难以打开市场,消费者希望购买安全优质农产品却又难以辨别确定的现状。
在国际上,欧盟、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应用可追溯系统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我国农产品追溯系统建设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参考《有机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浙江农业科学》2009年第3期616-618页)、《垦区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系统研究》(《现代化农业》2009年第4期39-40页)】,但是现有的追溯系统只是对农产品的履历信息如农户信息、地块信息、生产过程信息、包装信息等进行记录存储,而实际生产中这些信息难以标准化和及时准确采集,况且生产经营者是信息的提供方,有可能会借助信息优势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仅仅是凭借文字记录信息显然难以给予消费者以直观的质量安全认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如申请号CN200710030995.6,名称为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系统以生产现场的人员、设备、检测仪器、物料、加工工艺、环境等多项要素为监控点并实施实时监控和记录,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监控内容的标准性、监控数据的及时和可追溯性,保证了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但是农产品的生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生产周期长,生产场地广阔,大部分时间是靠自然生长,采取上述质量控制方法生产,非常难以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所有数据信息的完全采集。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作物精细化管理生产监控系统,以对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消费市场实施精细化管理,对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实行全程实时跟踪记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农作物精细化管理生产监控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发送装置、无线接收装置、数据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和互联网,其特征在于信息采集发送装置采用无线网络摄像机,能够将田地内及工场里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其流转运作的信息采集发送给无线接收装置;无线接收装置通过无线路由器分别和数据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和互联网相连接,通过互联网和网络客户端相连接;网络客户端可以通过视频服务器实时观看农作物生产、加工、运输流程或者后期通过互联网查阅该作物的历史资料。
所述的无线网络摄像机是枪型无线网络摄像机和/或具有云台功能的高速球型无线网络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监控系统在使用时,在农产品田地间边沿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场所安装架设信息采集发送装置,也可根据需要安装在农产品搬运场所、农产品存储场所等。信息采集发送装置所用电源可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96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