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防撞横梁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9838.2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8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许艾;徐伟涛;李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Q1/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防 横梁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横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后防撞横梁位于后裙板与后保险杠之间,一般通过螺栓连接在后裙板上面,主要用于汽车发生后端碰撞时对汽车进行缓冲吸能保护。参见图1,现有的汽车后防撞横梁结构由防撞横梁1和大体为“几”字型的安装支架2组成,防撞横梁整体为板式弧型结构,安装支架位于防撞横梁内侧两端,分别通过焊接和螺栓与防撞横梁和后裙板连接。由于在目前的车辆设计中,因为造型、总体布置及灯具布置法规等因素的影响,汽车的后雾灯脱离后灯组合,通过塑料卡子被单独连接在后保险杠上面,其位置高度往往与后防撞横梁位置高度一致,这种情况将会产生两个严重问题:第一,由于现有防撞横梁为板式结构,且防撞横梁与后保险杠之间的空间非常小,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满足后雾灯的安装,后雾灯无法布置在后防撞横梁与后保险杠之间,所以如果要保证雾灯位置,就必须对后防撞横梁进行结构优化;第二,这种情况使得后雾灯处于汽车低速碰撞法规试验区域内,成为低速碰撞法规试验中一个潜在危险点,增加了通过低速碰撞法规的难度,是一个难点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后防撞横梁结构进行优化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汽车后雾灯布置与后防撞横梁位置干涉的问题,提供一种既可满足造型设计要求又可满足低速碰撞法规的后防撞横梁总成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后防撞横梁总成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后防撞横梁总成,其包括后防撞横梁和安装支架,后防撞横梁为长条状弧形钣金结构,安装支架在后防撞横梁内侧两端各焊接一个。其首要的改进是在所述后防撞横梁的两端开有适合后雾灯灯体通过的装配孔,与后雾灯在保险杠上的位置对应。这样,能够将雾灯布置在后保险杠与后防撞横梁之间,使得雾灯后灯体可以通过装配孔穿过防撞横梁,解决雾灯布置与后防撞横梁位置干涉的问题,使得在低速碰撞过程中后雾灯不被损坏。
为了增加防撞横梁安装支架的支撑刚度,进一步将安装支架设计为一端开口的盒体结构,开口端对向所述防撞横梁的装配孔,安装支架通过开口端与后防撞横梁焊接连接在一起。
为了增加安装支架的焊接牢固性,将安装支架的开口端设计为具有向外的翻边结构,通过所述翻边与装配孔的边缘焊接。
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的开口端的大小最好与所述装配孔的大小相当,这样不妨碍后雾灯的安装。
另外,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与开口端相对应的封闭面上开有用于将安装支架与后裙板连接的连接孔,方便与后裙板的螺栓连接。
而在安装支架的与开口端相邻的四个面中,至少有在一个面上布置加强筋,且加强筋从开口端延伸至封闭面,这样可以增加支撑刚度,从而满足低速碰撞法规要求。
再有,设计装配孔的宽度略大于后防撞横梁纵向宽度的1/2,长度略大于其自身宽度的2倍,即保证防撞横梁的强度,又方便雾灯的安装。
综上可见,通过优化后的本实用新型后防撞横梁总成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提供充足的后雾灯安装空间,并且能够满足《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GB 17354-1998》法规的要求,既能满足造型又能满足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后防撞横梁总成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防撞横梁总成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防撞横梁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防撞横梁安装支架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后防撞横梁安装支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现有后防撞横梁总成由防撞横梁1和安装支架2焊接而成,它通过安装支架2的端面2a上的三个螺栓孔与后裙板进行连接。由于现有防撞横梁为板式结构,且防撞横梁与后保险杠之间的空间非常小,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满足雾灯安装,雾灯无法布置在后防撞横梁与后保险杠之间。
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后防撞横梁总成由开孔的防撞横梁2和盒式的安装支架4焊接而成,支架由原来的“几”型结构变为盒式结构,增加了其强度。它与后裙板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一端开口的盒式安装支架4的封闭端4a上的三个螺栓连接孔与后裙板进行连接。为了解决由于防撞横梁与后保险杠之间空间不足从而导致无法满足雾灯布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后防撞横梁1在其两端开有装配孔3,装配孔3的位置与后雾灯在保险杠上的位置对应,并位于盒式安装支架4的开口端的翻边4a包围的区域内,盒式安装支架4通过开口端的翻边4a与装配孔3的孔边缘焊接连接,盒式安装支架4的开口端的大小与装配孔3的大小相当。装配孔3的宽度略大于后防撞横梁纵向宽度的1/2,长度略大于其自身宽度的2倍。为了满足低速碰撞法规中对雾灯的保护要求,通过增加防撞横梁安装支架的支撑刚度来实现,在盒式安装支架4的与开口端相邻的四个面上布置了加强筋4b,且加强筋从开口端延伸至封闭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98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