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老化房温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0040.X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傅哲龙;许清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清霞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温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老化房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设备或者是元件老化的老化房对不同工艺所需的温度和时间都不一样,温度控制电路非常多,温度控制精度和温度控制范围与老化房的要求也不相同,通常的温控器多采用智能PID温控功能,采用的芯片要求高,价格不菲,而通用的温控器温度控制范围可达200-300度,而老化房的温度大多在100度以下,所以采用温控器会导致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老化房温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老化房温控系统,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经运算放大电路发送到A/D转换电路,由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读取万年日历电路的数据信号发送到存储电路中,由单片机控制电路输出控制连接断电驱动电路。
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键盘操作电路设定的定时控制信号。
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还连接一看门狗电路。
所述温度检测电路采用LM35温度传感器采集信号。
所述运算放大电路为CA3130比较放大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温度检测电路采集老化房环境温度信号,通过万年日历电路存储数据信息,并通过键盘操作电路设定时间和温度定时控制信号,成本低、性能稳定、适应性强、可满足不同工艺所需的温度和时间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老化房温控系统,包括温度检测电路1和单片机控制电路2,所述温度检测电路1的检测信号经运算放大电路11发送到A/D转换电路12,由A/D转换电路12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2,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2读取万年日历电路21的数据信号发送到存储电路22中,由单片机控制电路2输出控制连接断电驱动电路23,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2通过键盘操作电路25设定的定时控制信号,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2还连接一看门狗电路24,可使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程序自动恢复。
如图2所示,由LM35温度传感器U1、CA3130比较放大器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等组成温度检测及运算放大电路,LM35温度传感器U1提供片内信号调节功能,包括放大、电平移位和倒相,其信号调节后,温度每升1℃,输出就增加10mv,因此对于0℃至100℃的温度范围,相应的输出电压范围为0V至1V,CA3130比较放大器U2为电压检测级,它将LM35温度传感器U1的输出电压与比较器预置的基准电压相比较,如LM35温度传感器U1的输出电压超过基准电压,则CA3130比较放大器U2的输出信号输入到A/D转换电路的IC2第2脚,经A/D转换后,由其第5、6、7脚与单片机IC1的第35、36、37脚组成数据通信电路,经单片机IC1内部判断达到设定的温度值和时间设定后,通过单片机IC1的的第21、22、25脚与存储模块IC4的第5、7、6脚组成串行通信电路,由单片机IC1读取万年日历集成电路IC3的数据信号发送到存储模块IC4的数据库中,经单片机IC1内部程序判断读取万年日历集成电路IC3的当前时间,如果达到设置时间时,单片机IC1的第28脚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6限流,使晶体管VT1饱和,继电器J释放,继电器开关J-1由闭合转为常开,断电装置脱扣,达到自动恒温限电的作用,由按键T1、T2、T3等组成的键盘电路与单片机IC1的第1、2、3脚连接,通过键盘电路将设定时间和温度定时控制信号传送到单片机IC1,单片机IC1的第4、5脚与5045看门狗模块IC5的第1、2、3、4脚连接,可使单片机IC1的程序自动恢复,实现元件、设备老化工艺周期要求。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清霞,未经许清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0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