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刮伤剪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0986.6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江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威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33/00 | 分类号: | B23D33/00;B23D1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23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刮伤 剪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裁剪钣金薄板的剪床,具体涉及一种防刮伤剪床。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钣金制造中,都是将大张的钣金薄板用剪床裁剪成小张后,继续进行加工。现有的剪床,在钣金薄板送入使,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弯曲,容易与机台台面或下剪切刀发生意外接触,刮伤钣金薄板,导致不能使用或需要其他后继诸如研磨或补土等工艺加以弥补,导致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刮伤剪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防刮伤剪床,包括:机台本体、固定在上述机台本体两侧的支撑侧壁、滑动连接在上述两个支撑侧壁之间的横梁、固定连接在上述横梁下方的上剪切刀、与上述机台本体固定连接并且用于与上述上剪切刀构成剪切的下剪切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线水平设置的防刮滚轴;上述机台本体的台面设有防刮软体层,上述防刮滚轴与上述防刮软体层设置在上述下剪切刀的两侧,上述防刮滚轴的外缘最高点高于上述下剪切刀的最高点。
前述的防刮伤剪床,其特征在于,上述防刮滚轴转动连接在上述两支撑侧壁之间。
前述的防刮伤剪床,其特征在于,上述横梁固定连接有裁切定位装置。
前述的防刮伤剪床,其特征在于,上述裁切定位装置包括:向水平方向伸出的定位杆、与上述定位杆滑动连接的定位托架;上述定位杆和定位托架的连接处设有锁紧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了防刮滚轴和防刮软体层有效解决了钣金薄板在剪床中裁切的过程中发生刮伤的问题,节约了成本,采用了裁切定位装置能够快速有效实现裁切尺寸大小的确定,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刮伤剪床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刮伤剪床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为了表示结构清楚,并未示出裁切定位装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刮伤剪床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刮伤剪床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钣金薄板移动的方向);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刮伤剪床的裁切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
1、机台本体,2、支撑侧壁,3、横梁,4、上剪切刀,5、下剪切刀,6、防刮滚轴,7、防刮软体层,8、定位杆,9、定位托架,10、锁紧螺栓,11、杆套,12、“L”形支架,13、横挡板;A、入料的一侧,B、出料的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刮伤剪床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刮伤剪床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为了表示结构清楚,并未示出裁切定位装置);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刮伤剪床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刮伤剪床的裁切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图2、图3所示优选方案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刮伤剪床主要包括:机台本体1、支撑侧壁2、横梁3、上剪切刀4、下剪切刀5。其中,支撑侧壁2设置在机台本体1的两侧,横梁3水平设置在两个支撑侧壁2之间,横梁3与支撑侧壁2滑动连接,上剪切刀4与横梁3固定连接,下剪切刀5固定连接在上述机台本体1上。上剪切刀4和下剪切刀5的位置垂直对应构成剪切,在对钣金薄板进行剪切时,如图3所示,钣金薄板从入料的一侧A,送入到两个支撑侧壁2之间、横梁3的下方位置,横梁3由其他的执行机构带动,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上剪切刀4配合下剪切刀5剪断大张的钣金板,被剪裁好的小张的钣金薄板从出料的一侧B得以回收。另外,上剪切刀4的刀刃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倾斜的,这样的好处在于,剪切时受力面积小,相对刀刃接触处的剪切力大,能够取得较好的裁切效果。
为了避免大张的钣金薄板在上述送入的过程中被刮伤,本实用新型的防刮伤剪床还设有:设置在机台本体1入料的一侧A的台面上防刮软体层7,作为优选方案,防刮软体层7可以由质地柔软的橡塑材料制成。防刮软体层7的作用在于由于其较为柔软,钣金薄板与防刮软体层7接触时大大的减少了刮伤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威电脑(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兴威电脑(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0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材切割机器人自动生产线
- 下一篇:高速自动倒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