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喇叭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1732.6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5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辜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辜英明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4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喇叭罩,尤其是指一种汽车喇叭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汽车喇叭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共鸣腔的设置,在狭小空间内实现喇叭音质的提高。如ZL200620014796.7号中国专利提供的“一种喇叭罩”,通过设计螺旋式共鸣腔环绕在喇叭本体的周围,在不增加喇叭罩厚度的状态下增加喇叭音质。
但由于汽车环境的特殊性,汽车发动机会产生声音,汽车行驶过程中颠簸会产生共震声音,车胎与路面的摩擦会产生声音,各种声音通过传递混杂于汽车门板内形成流动声。现有技术汽车喇叭罩未能有效防止流动声与喇叭声音产生共震共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喇叭罩,将汽车喇叭产生的声波导流到车内,避免与车门板内流动声产生共震或共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喇叭罩,系一体的壳件,包括喇叭状的锥形圆环部,锥形圆环部后端设有同心圆环部;所述同心圆环部设有孔,用于与汽车门连接以及固定汽车喇叭。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喇叭罩,锥形圆环部呈喇叭状,用来密封喇叭与车门板之间的空隙,可以有效地将汽车喇叭产生的声波导流至车内,避免在车门板内流动声产生共震或共鸣,提高喇叭声音的音质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喇叭罩的结构简单,系一体的壳件,可以简便地通过冲压、注塑等常用工艺制造。
为了防止雨水浸湿汽车喇叭的元件,所述同心圆环部的后端还设有喇叭状的锥形半圆环部,使用时所述锥形半圆环部在上方用于遮挡水滴保护汽车喇叭。
当所述壳件为软质塑胶件时,即所述锥形圆环部、同心圆环部或者锥形半圆环部为软质塑胶材料时,具有弹性作用,套在汽车喇叭上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与汽车门板的共震,声音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喇叭罩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喇叭罩沿轴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喇叭罩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喇叭罩沿轴心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喇叭罩,系一体的壳件,为软质塑胶件,包括喇叭状的锥形圆环部01,锥形圆环部01后端设有同心圆环部02。所述同心圆环部02设有孔,用于与汽车门连接以及固定汽车喇叭。汽车喇叭通过螺栓固定在同心圆环部02。同样,可以通过螺栓或者螺钉将同心圆环部02与汽车门板固定。
为了防止雨水浸湿汽车喇叭的电子元件,所述同心圆环部02的后端还设有喇叭状的锥形半圆环部03,使用时所述锥形半圆环部03在上方用于遮挡水滴保护汽车喇叭。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喇叭罩,锥形圆环部01呈喇叭状,可以有效地将汽车喇叭产生的声波导流至车内,避免与车门板内流动声产生共震或共鸣,提高喇叭声音的音质效果。壳件为软质塑胶件,即所述锥形圆环部01、同心圆环部02或者锥形半圆环部03为软质塑胶材料,具有弹性作用,套在汽车喇叭上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与汽车门板的共震,声音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辜英明,未经辜英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1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