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输送压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2354.3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6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标;陈斌;杨荣群;朱永;陈晓军;许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输送 压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螺旋输送压榨机。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压榨机用于在预处理阶段的格栅固体物料的输送和脱水,是拦污机械格栅除污机配套产品。机械格栅除污机捞取的渣污含水率比较高,而且一般污水都有恶臭气味。螺旋输送压榨机的作用是对格栅除污机捞取的渣污进行压榨脱水,以减少渣污的水份和体积,便于运输、焚烧和预埋渣污处理。目前该行业常用的WLSY型无轴螺旋输送机压榨机,如图1和图2所示,该类型设备由减速机、螺旋槽、盖板、卸渣盖、接料斗、出水管等主要部件组成,该结构由于输送末端的卸渣盖采用铰链连接而且出渣管为水平状态,所以导致压榨效果不好,脱水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旋输送压榨机,提高压榨栅渣和脱水效果。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旋输送压榨机,包括减速机、接渣斗、水槽、螺旋槽、出渣管和无轴螺旋,减速机位于螺旋槽的一端外侧,螺旋槽的另一端与出渣管固定连接,无轴螺旋位于螺旋槽内,接渣斗位于螺旋槽的上部,水槽位于螺旋槽的下部,所述的出渣管呈向上倾斜状态,所述的无轴螺旋的左端设置左轴,无轴螺旋的右端设置右轴,左轴或者右轴与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提高压榨渣污和脱水效果。与WLSY型无轴螺旋输送压榨机结构相比较,本实用新型螺旋压榨机有一个呈向上倾斜状态的出渣管,处于出渣管内的栅渣所受到的挤压力远大于WLSY型无轴螺旋压榨机的水平出渣管内栅渣所受到的挤压力,这样栅渣的脱水率高,脱水效果好。
2.利用左轴和右轴导向以防止栅渣倒流、提高压榨效率。WLSY型无轴螺旋压榨机的螺旋没有轴,而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压榨机的无轴螺旋在两端设有一个左轴和一个右轴,右轴的左端或者左轴的右端采用半球状,对栅渣起到导向的作用。另外,左轴和右轴还有防止栅渣倒流作用。如果没有设置左轴和右轴,那么处于出渣管内的部分栅渣会从螺旋中间的空心部分倒流,这样压榨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了。
3.降低配套设备的成本。输送压榨机一般与各种格栅、压滤脱水机等设备配套使用。使用顺序为:先是格栅除污机,然后是输送压榨机,最后是栅渣小车。当WLSY型无轴螺旋输送机和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压榨机出料口后接相同高度的栅渣小车(按700mm距离),则WLSY260型号的无轴螺旋输送机的接渣斗2总高约为1200mm,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送压榨机的接渣斗的高度是800mm。这样配套的格栅除污机的排渣高度相比WLSY型无轴螺旋压榨机小了400mm,对于格栅除污机也是一种成本的节省。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WLSY型无轴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WLSY型无轴螺旋输送机中的无轴螺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送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送压榨机中的无轴螺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送压榨机出渣管中的栅渣的受力分析图。
图中有:减速机1,接渣斗2,水槽3,螺旋槽4,出渣管5,螺旋6,左轴61,右轴62,密封垫圈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输送压榨机,包括减速机1、接渣斗2、水槽3、螺旋槽4、出渣管5和无轴螺旋6。减速机1位于螺旋槽4的一端外侧,螺旋槽4的另一端与出渣管5固定连接,无轴螺旋6位于螺旋槽4内,接渣斗2位于螺旋槽4的上部,水槽3位于螺旋槽4的下部。出渣管5呈向上倾斜状态。无轴螺旋6的左端设置左轴61,无轴螺旋6的右端设置右轴62,无轴螺旋6的中部呈无轴状态。无轴螺旋6的左轴61或者右轴62与减速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左轴61和右轴62在无轴螺旋6中分别占据两个节距的距离为佳。左轴61和右轴62太长的话,一方面浪费材料,另一方面会阻碍对栅渣的导向。
安装上述结构的螺旋输送压榨机时,首先将无轴螺旋6安装于螺旋槽4内,无轴螺旋6中的左轴61或者右轴62通过键与减速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然后将水槽3放置在螺旋槽4的下部,将接渣斗2固定于螺旋槽4的上部,最后将出渣管5与螺旋槽4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2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智能自动喷雾装置
- 下一篇:改良型可动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