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结渔网机上的梭管张力引导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2869.3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骆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森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D04C1/0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生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渔网 张力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结渔网机上的梭管张力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的作为固定货物的网和作为养殖和捕捞的网普遍采用由若干根网绳编织而成,网绳与网绳之间采用经编打结形成的有结网。其抗张强度偏低(不同纺织纤维的强度表现为直线状态,有结状态有损纤维强度);有结部分体积大,多用线重量增加,拖动时阻力大、易磨损,而且不易收网,有结形成的网眼不易合拢,占用更多空间。所以目前比较喜欢使用的是一种网眼不打结的无结网,具有抗张强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拖动时阻力小、不易磨损、易收网的优点。但目前对于无结网的机加工还没有成型,普遍采用手工编织的方法,此种方法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做出来的网不够平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无结渔网机上的梭管张力引导装置。本装置制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无结渔网机上的梭管张力引导装置,包括张力引导管、与张力引导管固连的卡座、安装在卡座上的导向槽和安装在张力引导管上的塑胶定位件;塑胶定位件套合安装在张力引导管内的塑胶定位件;所述的张力引导管包括圆形通管和L型垫圈板,且L型垫圈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塑胶定位件安装在圆形通管内;所述的卡座上安装有6个导向槽;L型垫圈板套合安装在其中2个导向槽上,其余4个导向槽上套合安装有垫圈板;所述的6个导向槽上还依次套合安装有垫圈和弹簧,导向槽顶部还安装有螺帽;所述的6个导向槽分别开设有横向通孔。
所述的圆形通管表面开设有2个第二通孔。
所述的卡座和导向槽为焊接制造而成。
所述的卡座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所述的靠近张力引导管侧的第1个导向槽上安装的弹簧比其余5个导向槽上安装的弹簧的直径细1/3—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做为无结网生产设备上的核心部件梭管张力引导装置,他主要通过张力引导管与卡座相连的。对实现无结网的运转奠定了基础。具有制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果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张力引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槽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结渔网机上的梭管张力引导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张力引导管1、与张力引导管1固连的卡座2、安装在卡座2上的导向槽3和安装在张力引导管1内的塑胶定位件24;所述的张力引导管1包括圆形通管4和L型垫圈板5,且L型垫圈板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塑胶定位件24安装在圆形通管4内。圆形通管4表面开设有2个第二通孔12。所述的卡座2上安装有6个导向槽3;且卡座2和导向槽3焊接而成。卡座2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L型垫圈板5套合安装在其中2个导向槽3上,其余4个导向槽3上套合安装有垫圈板7;所述的6个导向槽3上还依次套合安装有垫圈8和弹簧9,导向槽3顶部还安装有螺帽10;螺帽10用来调节和固定弹簧9的运动。所述的6个导向槽3分别开设有横向通孔11。使用时的编织线首先通过圆形通管4,经L型垫圈板5上的第一通孔6后分别穿过6个导向槽的横向通孔11,当经过L型垫圈板5套合安装在其中的2个导向槽3时,该编织线始终位于L型垫圈板5和垫圈8之间;当经过其余4个导向槽3时,编织线始终位于垫圈板7和垫圈8之间。通过旋转螺帽10可以调节弹簧9的压力,进一步由于弹簧9的作用,可以调节编织线的压力。靠近张力引导管1侧的第1个导向槽3上的弹簧9比其他5个导向槽3上的弹簧9的直径细1/3—1/2,是为了使靠近张力引导管1侧的第1个导向槽3上的弹簧9的作用力相对比其余的弹簧9的作用力小,从而使张力引导管1能上下运动,以便于编织线的装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森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森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28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