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机的新型装夹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3683.X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2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邝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雷鸣达通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26;B29C3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新型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具体的说是一种注塑机的新型装夹模板。
背景技术
模具为塑胶制品的成型工具,需固定在注塑机上,在业界,模具一般使用装夹夹具,通过装夹夹具与注塑机的模板配合,以实现模具的固定。请参阅图1与图2,已知技术中,装夹模具时,需在滑动板10与工作台20上分别设置固定板30,在固定板30上开设“T”形槽40,将夹具50的端部卡设在T”形槽40内,然后再拧紧螺丝60,以此固定模具,此种装夹结构,需要在滑动板10与工作台20上设置固定板30,增加了夹具的生产成本,而且固定板30上的“T”形槽40结构比较复杂,不便于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的新型装夹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注塑机的新型装夹模板,包括滑动板与工作台,所述滑动板与工作台的端面分别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该螺纹孔内的螺纹与装夹夹具的螺丝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孔等间距的排列于滑动板与工作台的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夹夹具上设有定向螺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简化了装夹工具,便于工作人员快速的安装或拆卸模具,而且不需要在滑动板与工作台上加工“T”形槽,降低了装夹工具的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已知技术中的模具装夹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机的新型装夹模板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机的新型装夹模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4与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机的新型装夹模板的侧视图、立体示意图与图4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该注塑机的新型装夹模板,包括滑动板101与工作台104,该滑动板101与一气压缸103联接,用于固定模具的动模部分102,该模具的定模部分105固定在工作台104端面,在注塑机工作时,气压缸103驱动滑动板104沿固定轴移动,以控制模具的开合。
在滑动板101与工作台104的端面分别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106,该螺纹孔106等间距的排列于滑动板101与工作台104的端面,该螺纹孔106内的螺纹与装夹夹具107的螺丝108相适配,在该装夹夹具107上还设有一定向螺丝109。
装夹模具时,分别在模具的动模部分102与定模部分105的两侧设置装夹夹具107,然后,分别将螺丝108拧入滑动板101与工作台104端面的螺纹孔106内,使装夹夹具107将模具夹紧固定,此种结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快速的安装或拆卸模具,而且滑动板101与工作台104的端面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螺纹孔106,便于调整模具的装夹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雷鸣达通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雷鸣达通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36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件安装和升级的可信度量方法
- 下一篇:采用选择性脉冲消除器的脉冲宽度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