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加热球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3703.3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7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奇胜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4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11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阀门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加热球阀。
背景技术
阀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与流量,球阀只需要用旋转90度的操作和很小的转动力矩就能打开与关闭,开闭自如,且关闭严密,广泛应用于各种管路中,如实用新型专利200320120183.8公开了一种《消防车用电热温控球阀》,克服了寒冷气候条件下球阀阀体残留水因结冰冻结不能使用的困难,包括阀体、阀体内的球体、阀座,用于连接球体的阀杆,其在球体的夹层内设置电热管,在球阀的一侧设置温控器和探头;中空的阀杆内有耐高温导线穿过,导线两端分别与电热管和消防车自备电源相连,电源接通即能使球阀迅速解冻,保证消防车能随时出警。这种电热温控球阀,其电热管设置在球体的夹层内,球体铸造前需要将已制好的电热管预热后放入铸造型腔内,使其与型腔壁有一定间距,然后再浇铸溶化的液体,等冷却后电加热管即牢固地结合在球体的夹层里,这种制造方式困难,成本高,对铸造工艺的要求较高,而且电热管在球体高温铸造的过程中易过热损坏,维修困难。耐高温导线穿过需要经常打开与关闭的阀门阀杆,在阀门开闭过程中受力跟转,易损坏、可靠性差,而且这种结构不能直接用于电动或者气动的自动化控制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球阀铸造困难、铸造要求高,成本高,耐高温导线可靠性差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阀体球芯易于制造,密封性好的电加热球阀,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加热球阀,包括阀体、阀杆、阀体球芯,所述阀体球芯由球芯外球壳、球芯内通道、电热丝和堵头组成,所述球芯外球壳下部有凸台孔,其中心轴开通孔,所述球芯内通道为圆环柱体,其外表面螺旋缠绕电热丝,所述球芯内通道的两端面与所述球芯外球壳的通孔两侧相配合并密闭连接;所述球芯外球壳的凸台孔通过堵头进行密封,阀体底盖设置在阀体底部通过紧固件与阀体相连,所述球芯外球壳凸台外周与底盖的中孔间隙配合并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电热丝穿过堵头和底盖与外部加热电源线相连。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球芯外球壳凸台外周与底盖的中孔之间的密封装置为O型密封圈;
所述球芯内通道的两端面与所述球芯外球壳的通孔两侧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密闭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阀体球芯采用中心轴开通孔的完整球壳体的球芯外球壳和空心圆环柱体的球芯内通道,将电热丝螺旋绕置在球芯内通道的表面,这样结构紧凑,球阀球芯易于制造,可靠性好,节省材料,成本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球阀高难度、低良率的铸造工艺;电热丝通过堵头上的螺钉穿出与加热电源线相连,这样热能损耗小,受热均匀、传热快、保温性好,且电热丝没有通过阀门阀杆,在阀门经常开闭过程中不会受力跟转,不易损坏,提高了可靠性,而且可以直接用于电动或者气动的自动化控制设备;阀体球芯的下部堵头处设有密封装置,具有可靠的密封性,防止产生液体泄漏流入阀体球芯中造成电热丝短路,提高阀的密封可靠性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石油、机械等行业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球阀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4、阀杆3、阀体球芯,阀体球芯由球芯外球壳5、球芯内通道6、电热丝7和堵头13组成,球芯外球5下部有凸台孔,其中心轴开通孔;球芯内通道6为圆环柱体,其外表面螺旋缠绕电热丝7,球芯内通道6的两端面与球芯外球壳5的通孔两侧相配合并焊接,这种分解式的空心阀体球芯结构紧凑,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铸造一体式球芯,更易于制造,且可靠性好,成本低;球芯外球壳5的凸台孔通过堵头13进行密封,阀体底盖11通过螺钉10与阀体4相连, 球芯外球壳5下部的凸台外周与底盖11的中孔间隙配合,配合面之间采用O型密封圈8进行密封;电热丝7穿过贯通堵头13的塑料螺钉14和底盖11中部的螺栓中孔与外部加热电源线1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奇胜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奇胜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3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